体制机制改革决定未来技术学院的发展走向。
未来已来,未来技术学院来了!据报道,教育部近日公布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2所高校在列,引发关注。
其实,教育部去年5月印发的《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已确定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目标。其中提到,要探索专业学科实质性复合交叉合作规律,探索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由此去看,打造未来技术学院的目的,就是为建设科技强国服务。
事实上,要办好未来技术学院,最关键的是进行学院管理与办学机制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校都在深化校内管理改革,其目的是扩大学院自主权。但总体看来,由于受整体学校管理框架、人事管理制度以及职称评审制度的影响,学院并没有获得充分的自主权。
本来,从面向未来,探索创新突破出发,每个学院、学科,都应该主动寻求学科交叉、合作。但部分高校追求的不是取得创新成果,而是为了“讲好故事”,以便申请课题和经费。
在看重学术头衔的评价体系中,教师、研究人员为获得学术头衔,把很多精力用在获得学术资源的游戏之中。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校内管理改革,创新学院管理机制解决。比如,不设置行政级别等。我国部分省市已选择部分高校推进“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的改革,未来技术学院应继续探索这一改革。可建立学院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有利于推进学科交叉、整合资源,坚持学院的发展定位。
与此同时,学院的教育事务与学术事务,要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由教授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负责。
如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贡献,应由教授委员会制定标准并实施;评价教师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则由学术委员会制定标准并实施。
这有利于结合本学院的办学定位,制定与其他学院不同的评价体系,切实落实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原则。
未来技术学院要取得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成果,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必须进行大胆地体制机制改革。换句话说,它们应该成为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帽子”的先行军。
在所有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的高校中,未来技术学院的体制机制改革,不但决定学院的发展走向,也对学校的整体改革具有探索、示范意义。
从这一角度看,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的重要意义,并非取得一两项标志性的技术创新成果那么简单,关键还是在于是否突破常规,建立起更好的机制。有了更好的机制,颠覆性的创新技术自然会喷薄而出,也会为社会培养大批创新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