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公共自行车退市不能"一退了之"

冯文雅 梁近琳    2021-05-28 15:08:25    新华网

近期,公共自行车在北京中心城区、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停运。此前,武汉、广州等也宣布车辆停运。从曾经的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风光一时的公共自行车就这么悄悄地“退役”了。

部分城市公共自行车退市看起来是“顺势而为”。骑行第一个小时免费、车辆有桩存取摆放规范、出行安全有保障……近年来,作为公益性交通设施的公共自行车既引导了公众绿色出行,也在缓解城市拥堵、满足群众短距离出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给民众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实惠。

但与此同时,由于公共自行车多由政府出资建设,长期依赖财政补贴,自身“造血”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再加上部分城市还存在网点车桩少、投放车辆少、注册流程复杂等问题,服务保障和骑行体验都屡被吐槽。

随着共享单车的兴起和广泛使用,一些城市用户用脚投票,管理部门也减少了新车投放。以上种种,公共自行车退出舞台看来不可避免。

该退市就退市,但不能简单的“一退了之”。选择关停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城市,还得认真做好退费、资产处置等后续问题。仍在运维的城市,更应结合当地实际需求,科学、及时制定未来继续发展路径。

如何优化提升公共自行车服务,推动公共自行车和市场化的共享单车融合发展,使其互为补充,满足公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更值得进一步探索。

公共自行车“退市”为城市治理留下了思考。如何让政府部门和运营企业各司其职,推动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城市治理;如何加强规范管理,发挥好企业在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保障用户权益,使得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更好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生态等等,都不仅是话题,更应成为新的课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疫情暴露伪人权
下一篇:让更多人掌握应急救生技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