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推广“便捷就医”,技术和观念都需突破

罗志华    2021-05-14 11:15:35    北青报

信息技术如何融入就诊全流程,成为撬动优质服务的杠杆?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牵头于2021年1月组建“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目前选择11家市级医疗机构和4个区卫生健康委开展试点,将于6月底完成此项工作,实现7个“便捷就医”重点推广场景,包括精准预约、智能预问诊、互联互通互认、医疗付费“一件事”、电子病历卡、查询核酸检测、智慧急救上车即入院。除了智慧急救上车即入院外,其他6个场景将于今年年底实现全市全覆盖。

社会在进步,技术在更新,“便捷就医”的内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在过去,患者挂号方便一些、看病和做检查排队的时间缩短一点、到医院停车不再难、医保报销等少跑一点路、节假日或下班时间也能够看门诊等,就可算是便捷。但信息时代的“便捷就医”远不止于此,电子病历一码携带、预约看病精准到分钟、翻开手机就能获得名医的诊疗、掌上支付随时进行、检查结果随处可查并相互认可、智能救护车成为“流动的医院”等,这才称得上便捷。

上海市7个“便捷就医”重点推广场景,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将给医疗带来无限可能。抗疫期间,车载移动方舱CT机实现远距离快速检查,这样的车载系统开到乡村,相当于医院的大型设备和诊断团队也深入到了乡村;5G解决了网络延时等问题,可让偏远地区的患者接受千里之外的专家亲手做的精细手术;健康码的内容日益丰富,将来可以载入个人健康信息,当再遇有人突发疾病倒地时,外人扫码就能为之提供精准急救;AI医生进入普通家庭、VR场景运用于互联网诊疗……医疗的便捷程度将远超想象,看病难和看病贵也将因此得到根本缓解。

信息时代推广“便捷就医”,当然要以技术突破为前提。完善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处方才能安全上线,开发更多智能医疗产品,才能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叠加的好处充分发挥,只有发展技术,“便捷就医”的内涵才能更加丰富。

但也要看到,光突破技术,不转变观念,“便捷就医”的美好场景也难以变成现实。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病历作为基础,需要病历电子化并最大范围内实现共享;检查结果互认则以愿意共享本院结果和认可他院结果为前提。但很多医院在这些方面还做得很不够,信息鸿沟或孤岛仍然广泛存在。当检查结果互认、处方流转等都难以走进现实时,其他医疗信息的互通互联,就更加无从谈起,新时代“便捷就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突破技术相对容易,突破观念更加困难,这是医疗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因此,新时代“便捷就医”,不仅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更需要推动思想变革,并通过优化管理来疏畅信息管道、打破信息壁垒,让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医疗时代早日到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工伤认定应遵循“弹性相关”原则
下一篇:别误解了“不撤销隐瞒患癌史婚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