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普查数据揭示人口形势总体向好

2021-05-12 10:24:02    北青报

我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且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人口资源、人口消费等优势将继续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也是利好。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10年的8930人上升为15467人。我国正在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转型,经济发展质量、社会文明程度等都会随着人口质量提升而提升。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完成,如今10年时间过去了,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国最新的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质量、分布等指标有哪些新变化,这些问题广受关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形势总体向好,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中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且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这意味着我国人口资源、人口消费等优势将继续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也是利好。

我国人口质量明显提升。数据显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这表明我国正在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转型,经济发展质量、社会文明程度等都会随着人口质量提升而提升。

从城乡人口数据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这与各地户籍改革实现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有很大关系。而城镇化率的提升,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我国人口结构持续改善令人乐观。过去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我国人口性别结构堪忧,但最新数据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这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有关,也与转变重男轻女思想有关。改善人口性别结构是一个漫长过程,但只要保持目前不断改善的势头,积极的结果令人期待。

从年龄构成看,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关系到生育政策是否进一步调整、劳动力资源是否充沛、人口老龄化是否严重等重大问题,因而格外受到关注。此次公布的年龄数据显示,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劳动年龄人口高达8.8亿人,表明劳动力资源依然较为充沛。这让人颇感欣慰,至少是少了一些忧虑。

与2010年相比,我国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这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各地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毋庸讳言,我国人口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实际的不足和问题。比如,人口地区分布数据显示,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人往高处走”虽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人口过度集中于某些区域也会带来资源压力。另外,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与10年前相比下降1.20个百分点,这类现象和趋向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此外,尽管少儿人口比重回升,但少子化问题值得关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育龄妇女生育意愿释放不足,这不利于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必须为应对老龄化储备更多“弹药”。

总之,我国人口形势总体好于预期,为经济社会发展更上层楼提供了有力支撑。应当以此次发布人口普查数据为契机,进一步健全相关政策法律,为人口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报特约评论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欺诈式”营销,票房和口碑双输
下一篇:应该禁止电瓶车上楼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