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武康路上的一位老奶奶和她家阳台上的巨大蝴蝶结,火遍全网。某短视频平台上,一段老奶奶向楼下游客挥手的视频,得到上万网友评论。五一假期内,每天都有上千名的游客前赴后继来打卡,楼下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唤声:奶奶!奶奶!
武康路能成网红打卡点,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武康路本就是一条浓缩历史和文化的街道。在这里留下故事和传奇的名人,不胜枚举。有民国时期革命先驱黄兴、有钢铁大王朱恒清、有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有文学巨匠巴金、有著名演员孙道临、赵丹……
武康路这一回的爆红,是因为老奶奶和阳台上的蝴蝶结。人们追捧的是这个场景透露出来的浪漫气息。这也不意外,因为武康路本来就自带特有的典雅气质。这里有修建于百年前的各式洋楼,在夕光中讲述着上海的百年故事,它更是文艺作品里的常客,电影《色戒》《喜欢你》等曾在这里取景。
不过,大家在阳台下人挤人,还大声喧哗,既打扰了已经80岁高龄的奶奶,也是对武康路、对上海的深深误解。上海日常生活的智慧,就在金宇澄小说的“不响”里。上海人交谈中喜欢用“不响”来回应,可说是默认、妥协,也代表有保留……总之,不点明、不说破,凡事留有余地,给对方留下属于私人的充足空间。
这就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最重视的“界限感”。上海本来就是一座讲规矩、守规则的城市,不打扰是最大的温柔,也是对个体的尊重和爱护。人与人之间能保持恰当的距离,才有了武康路那份独特的神秘和优雅。
不由分说地闯入他人的生活、不管不顾地打破难得的宁静,恰恰是以最不武康路的方式“记录”武康路。鲁莽打卡留下的画面再美丽、再炫目,也与武康路的文化精神相去甚远。日后再看,除了“凑热闹”之外,只剩下无法抹去的违和感。
据武康路周边居民介绍,为减少对奶奶和周边居民的影响,奶奶已经被家人接走。其实,蝴蝶结是楼下的女孩挂上去的,与奶奶无关。也就是说,奶奶和蝴蝶结的组合本来就是个美丽的误会。武康路的美,就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没有矫揉也没有造作。自然地流露,往往能创造美,太过刻意地人造,却容易“东施效颦”,这是一个美学上很简单的道理。
商业气息浓厚的淮海路、夜生活丰富的衡山路、静谧幽雅的湖南路、象征浪漫爱情的甜爱路……上海的街道,还有太多美等着我们去发现。不必挤在一条网红街道打卡,都市的美,本来就是丰富而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