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数字化与老龄化共振中的难题何解

2021-04-27 15:51:18    光明日报

数字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变迁的显著特征。只要连接网络,人们靠着一部智能手机,似乎就可以行天下。不过,数字化的生活世界并不是平的,老年人“数字围城”问题日益引人关注。据统计,未来5年间,中国老年人口预计超3亿人,正式迈入中等程度老龄化社会。科技变革带来的社会数字化遭遇社会结构的老龄化,其将带来的影响和问题,都是我们今后不得不面对的。

对于数字时代的老年人来说,横在他们面前的,首先是三道数字鸿沟。互联网接触难,“接触鸿沟”依然是很多老年人数字生活的第一道障碍。据统计,目前大约有1.91亿左右的老年人被挡在数字围墙之外。互联网使用难,“使用鸿沟”成为目前老年人数字生活的最大障碍,严重限制了老年人的数字红利获得感。网络信息辨别难,“知识鸿沟”是老年人数字生活面临的新困境。很多老年人跨过了“使用鸿沟”,但因数字素养不足而无法深度融入数字生活,对网络信息有限的辨识度,也使他们很容易受到“信息茧房”效应的负面影响。

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困境缘何产生?笔者认为,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的结构性制约。一是,中国互联网社会化进程的压缩,导致老年人数字社会化不足。互联网引入中国至今不到三十年,智能手机与网络平台的大规模社会应用也不过十年左右。网络数字技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快速更新,老年人难以跟上技术迭代和数字社会转型的步伐。

二是,互联网企业的技术研发设计更偏好中青年群体,对老年人需求特征关照不足。互联网企业在研发时大多以年轻人的市场需要为导向,App界面设置、操作指令和信息识别等对老年人不够友好。例如在医疗领域,几乎所有大型医院都开通了网络平台,但实际操作上要求完成一系列流程手续,且不同医院之间信息缺乏互联共享。这些烦琐的技术流程让大多数老年人望而却步,无形中抬高了老年数字生活的技术门槛。

三是,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在改革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效率偏好,导致老年人数字生活的制度性排斥。在数字技术赋能的信念下,很多公共服务通过网络平台的确可以提升办事效率,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单位机构一味地追求数字化的技术效率,而减少线下的服务供给。例如在大型超市收银、医院挂号、景区购票、政务大厅排队等不同场景,线下人工窗口普遍收缩,这对老年人的公共服务可及性与公平性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说,数字化场景应用如果出现了以技术效率替代社会效益时,数字化对老年群体不仅不能赋能,相反会是一种负担。如何弥合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帮助他们更好融入数字生活、分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值得给予足够的关注。

在国家政策层面,要将数字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有机统筹结合,为数字化精准赋能老龄化提供顶层设计。以“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规划为指引,从老年群体的主体特征、核心需求和应用场景三个维度出发,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规划指导。要突出问题导向,树立技术效率与社会效益兼顾的长线思维,分层分类解决老年人在数字生活中的痛点问题。还应始终坚持“数字底线思维”,在数字技术目前还做不到或做不好的公共服务领域,不减少或适当增加传统的线下人性化服务途径。

在企业研发层面,要激励引导互联网企业和平台面向老龄时代的技术创新和软硬件研发设计,为老年人有效融入数字生活提供科技支撑。企业和平台在研发设计时要重视老年用户的需求感受,突出“数字技术适老化”和“场景服务智能化”的应用创新导向,并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多元化技术支持,以解决老年人普遍面临的数字使用能力不足的难题。与此同时,针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点需求场景,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高频事务与服务的系统平台功能集成,不断提升涉老场景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主动解决老年人数字生活的可及性和普惠性。

在社会参与层面,政府、家庭、社区与公益组织等多方主体应协同参与,努力提升老年人的数字技术使用意愿、应用能力和总体素养水平。一方面,应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建设和涉老平台服务的规范监管,加大对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老年人的信息隐私安全和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家庭代际的数字反哺功能,并借助社区、公益组织、养老机构、老年大学等不同力量,通过定期举办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数字信息获取能力和网络数字素养水平,让更多的老年人融入和享受数字化时代的美好生活。(作者:杨江华,系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教育惩戒须明辨“孤立”与“隔离”
下一篇:趁着“五一小长假”,出门“走走看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