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茶喝不炒”应成为共识和行动

2021-04-25 11:54:41    北青报

“特效茶”“办事茶”“金融茶”,“一片(饼)可以买一辆宝马,一提可以在广州买一套房”……眼下正是春茶上市时节,茶叶再次上演疯狂爆炒的戏码。据报道,各地打着各类名目的营销乱象层出不穷,不少茶叶质量难辨、价格混乱,动辄标价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然而,作为昔日大众化的消费品,现在的茶叶却越来越让人感慨喝不起。以福建的武夷岩茶为例,近年来,部分岩茶价格呈现数倍乃至一二十倍增长,从每斤数千元、上万元涨至十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天价岩茶”的现象愈演愈烈。

高价茶是人为炒作制造的魅影。一些茶商大肆渲染“茶树越老,茶叶越好”的说法,推出各种所谓“古树茶”“山头茶”,价格则完全是自说自话漫天要价,以次充好、以旧掺新等“潜规则”屡见不鲜。央视记者曾走访云南西双版纳,曝光30元茶叶敢卖1300元,把台地茶当成几百年的古树茶来卖。商家利用一些消费者缺乏辨别力的弱点,忽悠消费者高价购买茶叶,赚取利润。此外,茶叶还被投机者瞄准,在资本市场上“击鼓传花”,助推茶叶价格越炒越高。

茶叶疯狂爆炒,看似市场红火的背后,实则暗藏隐忧。“天价茶”的主要受益者是茶商,大多数茶农不但没有受益,反而成为受害者。据介绍,云南全省共有670多万亩茶园,其中40万余亩古树名山茶,价格高昂,受到追捧,其余630万亩茶园的品质好茶很难卖出,成为当地茶产业的一大痛点。茶叶不再是简单的大众消费品,而是成为了“办事茶”“送礼茶”和“投资茶”“金融茶”,前者败坏了社会风气,后者则演变成一场赌博游戏。当前,一些茶叶的价格虽然越炒越高,但实际上茶叶是“有价无市”难以变现,最后接棒的投资者将会砸在手里,亏损严重。

茶也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炒作“天价茶”,背离了商品的价值规律,扰乱了市场秩序,既侵害了消费者的应有权益,也不利于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此,全社会必须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茶喝不炒”的理性回归。

首先,加强行业自律。各地茶叶协会组织应切实发挥作用,牵头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呼吁茶商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其次,引导理性消费。茶叶说到底就是一种饮品,消费者要正确看待茶叶的功效和价值,做到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此外,加大监管力度。

最后,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执法,对于虚假标识、虚假宣传、以次充好、串通操控价格等违法行为依法惩处。此外,还要强化正风反腐,将“天价茶”列入党员干部不得收受的名贵特产资源目录,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对于违规收送“天价茶”的人员严肃追责。  (张淳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垃圾分类,别退化别松劲儿
下一篇:从“指尖”改出作风新成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