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劲松北社区的综合改造正在进行。施工伊始,居民们就提出了意见:房前屋后的老树能否不动?相关负责人尊重民意,将规划中“横平竖直”的小区道路调整得“曲弯有情”,尽最大可能保留下了60多棵承载着居民回忆的老树。“改路保树”的温情故事,也成了城市更新“人情味”的生动案例。
社区改造千头万绪,做好规划是大前提。在改造图纸上,各项目往往规划得条块分明、规规整整。这样既简洁明了、便于操作,也能显著提升改造后的视觉效果。但生活其中的居民可能并不这么看。一条羊肠小道可能是自己蹒跚学步的起点,一棵“碍事”老树可能是一家人幸福时光的见证,一家小店小馆可能是许多人相伴多年的老友……生活的烟火气就依附在这些熟悉的五花八门的环境要素里。倘若为了追求整齐和效率而“一刀切”,免不了伤及居民的体验和“乡愁”。规划部门怎样在一草一木、一街一物的细节上回应好民生诉求,考验着耐心与智慧。
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规划方案怎么做才能更加贴近人心,生活于斯的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近些年,不乏居民前去街道议事厅提意见,但客观地说,图纸上、沙盘里的展示还是有点抽象,很多大爷大妈对此没有概念,容易造成理解偏差。更多地方不妨像劲松北社区这样,通过召开现场协调会等方式,让项目设计团队走街串巷,广泛听取居民意见,梳理改造点位,开展参与式沉浸式规划。多让老百姓“找茬”,改造的指向更准,施工的效率更高,更能把好事彻底办好。
北京有着参差多态的城市风貌。高楼大厦、胡同院落,都有自己的人文历史和发展肌理。城市更新在追求路面拓宽、空间敞亮的同时,也应当多多考虑居民的感受和诉求,顺着历史传统、居民习惯来开展规划工作,留住人文气息滋长的土壤。今年,北京计划新开工的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多达300个。期盼相关方面都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力争在施工中更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和谐宜居。(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