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已有近40万残障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一些家长雇佣了专属的“影子老师”,如影随形地跟随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但目前,受雇于家长的“影子老师”尚未纳入学校管理机制,在学校陪读的过程往往陷入身份不明的尴尬处境。此外,在三四线城市和乡镇,限于特教老师稀缺和经济压力,残障儿童“随班就读”面临更大的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自闭症人数已超过1000万,其中自闭症儿童数量超过200万。大力推行融合教育,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落实融合教育“全覆盖、零拒绝”的目标,既是教育政策方向和全社会的共识,也是确保这些特殊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不断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尤其是实施了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随班就读资源和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目前,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稳步提高,达到95%以上,而随班就读的比例达到了50%。
虽然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比例在提升,但是现阶段随班就读工作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 比如,普通学校资源教师数量不足、教育教学专业水平亟须提高,个别地方随班就读工作形式大于内容,随班就读资源保障条件不完善;一些地区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建设不足,对随班就读的专业支撑作用有限,影响了随班就读质量。而“影子教师”正是家长为了弥补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数量不足、专业支撑不够的一种自救。
但是,“影子教师”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们弥补了普通学校特教资源不足的问题,帮助特殊孩子适应日常社会规则,能够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跟上普通学校的校园生活和教学进度,也避免了特殊学生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引发的家长反对等问题。另一方面,这一职业刚刚兴起,人才紧缺,也没有通用的资质认证、考核方式,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尤其是“影子教师”进入课堂内,给传统的课堂以及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很多学校拒绝“影子教师”的进入。
去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完善随班就读工作机制,提升随班就读工作水平作出部署,首次明确提出“应随尽随”。这是融合教育的发展的方向。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解决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师资力量、教育环境、专业支撑不足等问题,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正所谓,“融合做得好,根本不用影子老师”。退一步而言,继续加大相关投入,扩充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由普通学校根据需要临聘“影子教师”是一种解决方案。
但囿于现实,实现这一目标并不能一步到位。在普通学校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明确的资质标准与管理方案,给家长聘请的“影子教师”明确的合法身份,解决目前所面临的管理真空、身份不明的尴尬处境,帮助“影子教师”融入校内融合教育资源支持体系,保障随班就读质量,应是当务之急。(李一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