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学生给译著打差评被举报,至于吗?

2021-04-01 15:56:34    澎湃新闻

近日,一起翻译领域的纠纷“出圈”了。因为给外国文学《休战》的翻译打了差评,一位名叫高晗的网友被人举报到所在学校。随后,学校方面对高晗进行了批评教育,高晗发表道歉声明、删除差评。

这一系列操作,让人有些匪夷所思。高晗给翻译打差评,称“机翻痕迹严重,糟蹋了作者的作品,还是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虽然言辞犀利,但也在正常的文学批评范畴内。

自称译者韩烨好友的网友直接动用“举报”的大招,这就跳出了“就事论事”的文学批评领域,变成了试图利用行政手段来打压批评者。更令人不解的是,学校还真的对高晗进行了批评教育。公权力的介入让一桩原本简单的观点之争变了味。

文艺作品(包括译作)只要面世,就要接受读者的评论,这是最基本的常识。读者对文学作品拥有批评权,这也应是毫无疑问的。批评的观点不一定正确,甚至可能是错误的,但只要不违法违规,不挑战公序良俗,就不该“因言获罪”。如果不同意批评者的观点,作者、译者和公众都可以进行反驳。只要有理有据,自然会赢得赞同。

健康的文艺创作环境,应该容得下批评的声音。观点争鸣、学术讨论,对作品都是有益无害的。很多时候,一味赞美只能让人沉溺在美好的幻觉中,批评的声音反而能使人清醒。

但是,近些年来,一些文艺工作者似乎越来越接受不了批评。有导演因为作品评分低于自我预期,怒斥评分平台,甚至愤而提告;一些影视作品主创者,对自媒体UP主的吐槽敏感过度,甚至有意无意发动“粉丝控评”,似乎也成了常规操作。这种“只接受赞美、不接受批评”的倾向令人忧虑。

韩烨本人回应称,愿意虚心接受所有人的意见,但“机翻”属于道德问题,如此说法近乎人身攻击。这种说法看似有理,但仔细一推敲,有没有逻辑漏洞,是不是言过其实、扣帽子,是要打一个问号的。比如,“机翻”是不是人身攻击,就是见仁见智,起码不能由被批评者一个人说了算。

动不动就举报,更值得警惕。这就好比一桌菜做出来,有人觉得好吃,有人觉得不好吃,各自发表意见,很正常。但是有人突然向有关部门举报,说批评菜肴的一方道德有问题,这就不正常了。这相当于剥夺了大众的批评权。到底是什么样的作品,如此说不得呢?

作家茅盾曾说:“批评一篇作品,不过是一个心地率直的读者喊出他从某作品所得的印象而已。”并且进一步表示,“要文学批评发达,先得自由批评。”“必先有批评家,然后有真文学家。”不管是专业批评家,还是普通读者,依从本心评论作品,都是正当行为。

文学艺术要发展进步,也需从批评中汲取动力。一旦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批评不得,恐怕就危险了。只是批评翻译质量而已,怎么就到了举报、删文、道歉的地步了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严规范校外培训,维护基础教育生态
下一篇:接种疫苗应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全民自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