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让更多困难群众“绣”出幸福生活

白晶莹    2021-03-31 10:32:40    人民日报

从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现场回到家乡刺绣车间,看见绣娘们正在赶制产品,努力完成今年第一季度的刺绣订单。在一幅完工的样品中,牡丹盛放的图案红红火火、格外动人。我想,这不正是今天脱贫群众的生活写照吗?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们党带领全体人民通过苦干实干、艰苦奋斗,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创造了让几亿人脱贫的伟大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开发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贫困地区发展要结合本地实际,立足有利条件和优势,找准脱贫路径,调动困难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蒙古族刺绣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和发展这一文化遗产,让传统手工艺产品化、产业化,是我们因地制宜找到的一条精准脱贫之路。我国很多地区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各具特色韵味,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不过,要使其变成带动群众致富的产业,还要进行重重转化。从研发设计、培训绣娘到开拓市场、监管质量、规范管理,都要下一番“铁杵磨成针”的苦功夫和精细的绣花功夫。这几年,我们带动约2.6万名妇女参与刺绣产业,培育了一支技术精湛的绣娘团队,探索出一套产业运营模式。绣品打开了销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给绣娘和她们的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创造幸福生活最稳定的途径。”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不仅使困难群众的生活发生显著改变,也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增强了其发展能力。在发展刺绣产业过程中,我们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发给绣娘的刺绣图案,全由我们自己一张一张设计;对舍不下牛羊农田去听课的农牧民,就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一家一户、手把手地教。俗话说得好,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很多农村妇女成长为金牌绣娘、一级绣工,练就了一手娴熟的刺绣技艺,增强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和能力。一位绣娘通过培训成为一名一级绣工,带动了村里67名妇女参与刺绣产业。她说,这刺绣手艺就是咱生活的底气。

绣娘们脱贫是靠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上,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绣”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其中一项就是对脱贫地区产业要长期培育和支持,促进其内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刺绣产业推进者,我深感肩上的担子更沉、责任更重。虽然刺绣产业助力乡亲们摆脱了贫困,并且渐成规模、运转良好,但要使其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还需要摸索和积累更多好经验好做法。为了更好实现农民增收目标,还要提升产能、丰富产品、稳定质量、扩大销路,并完善精细化、灵活化、创新化的管理和运行模式,以更好契合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刺绣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蕴含着脱贫致富之道。我们要让它创造更大价值、发挥更大作用,为乡村振兴贡献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更多群众“绣”出幸福生活。

(作者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下一篇:专项资金岂可随意挪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