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把老乡关心的事办好

彭龙芬    2021-03-25 14:53:46    人民日报

在每一项政策落地过程中,讲究工作方法,注重群众感受,才能让好政策落得准、立得住

 

“收租金,有分红,家门口就能务工,不管咋算,都有赚头。”笑容洋溢的吴显刚掐着手指算起了致富账。常年在外打工的他去年回到花茂,参与土地流转,又在村里的民宿找到了工作,日子越过越红火,逢人就夸村子好。

村子好在哪?青砖黛瓦,鲜花绿草,游人如织,我们这个小村子正焕发勃勃生机。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今花繁叶茂的花茂村,曾经是名副其实的“荒茅田”:坡陡地贫,乡亲们广种薄收,粮食一年种出来不够半年吃,年轻人也都纷纷外出打工。

这些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花茂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田园文创等产业,贫穷落后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发展传统农业带来的管理粗放、结构单一、农户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仍未解决。

我和村干部商量,尝试动员村民联合起来修建蔬菜大棚,发展生态农业。愿意到此务工的,可领取工资。有其他工作的,也可以年终分红。可没想到,第一次开会,就碰了壁。“蔬菜大棚我们没搞过,赔了怎么办?”“种菜就比种粮食更挣钱吗?”……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吃了闭门羹的我有些疑惑,好政策为什么没人支持。“大家习惯了原来的生活,一旦改变,心里不踏实也可以理解。再者说,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又怎能说这一定是‘好政策’?”村干部的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

磨嘴皮子不行,那就做给大家看。我一个人租了20多亩荒地,开始尝试种蔬菜。不仅回了本,还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富裕户。数字不会说谎:搞特色农业,收入翻了几番,效果如何,一目了然。渐渐地,一些村民心动了,主动上门取经。我觉得时机到了,再次提议,大家欣然同意。后来,村里又招商引资,吸引来优秀的农业企业,智能温室、生态餐厅等设施陆续建了起来。

在基层工作14年,我写了25本笔记。笔记中有村里大事小情,也有日常心得感悟:政策好不好,自己说了不算,要多从群众视角来看。在每一项政策落地过程中,讲究工作方法,注重群众感受,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把老乡关心的事办好,才能让好政策落得准、立得住。

(讲述者为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本报记者苏滨采访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什么是好的喜剧
下一篇:保护人权容不得双重标准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