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则西事件”5年后,借公立医院之名竞价排名仍然存在。日前,央视“3·15”晚会曝光了360搜索医药广告造假链条,以及UC浏览器涉及为无资质公司投虚假医药广告问题。
360搜索、UC浏览器虚假医疗广告被点名其实早有预兆。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让搜索引擎虚假医药广告备受关注,后来媒体调查发现医疗竞价广告改头换面、卷土重来。近年来,所谓“精准营销”“软文广告”混淆内容和广告界限,甚嚣尘上。
近年来,针对互联网虚假医药广告的监管在不断加强,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也多次重点打击医疗机构虚假违法广告,那么虚假医疗广告为何屡禁不绝,甚至还在“迭代升级”?从现状看,或许需要重新审视这一顽疾,才能对症下药。
在企业眼中,搜索引擎服务是互联网产品,需要平衡收支,但用户规模虽大,愿意付费的人却不多,多数是免费享受信息资源。有数据显示,近年搜索引擎广告份额正在被短视频等新媒介不断蚕食。也就是说,企业很可能不是完全没有社会责任感,而是迫于盈利压力,不排除非头部企业剑走偏锋,饮鸩止渴。
但对用户来说,搜索引擎是信息入口,甚至是求助对象,基于种种信息不对称,多数人会不自觉地信任搜索结果。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20年6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7.66亿,使用率为81.5%;手机搜索用户数达7.61亿,使用率为81.6%。这么大的数据和体量,足以证明搜索引擎特殊的社会角色。
按照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提出的公共产品定义,用户使用搜索引擎不会减少别人使用的机会,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因而搜索引擎作为准公共产品而存在。事实上,搜索引擎已经是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或多或少具有了公共产品的属性,理应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这也是社会大众对这类互联网平台的期待。
有人提议由政府部门打造一个纯绿色版的搜索引擎,正是考虑到公共产品市场化的弊端。但重新另起炉灶需要耗费巨大的经济、技术支撑,不如用扶持补贴对现有搜索引擎加以规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概言之,政府部门要正视搜索引擎公共产品外部性,监管和扶持相结合,对非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加以规范;企业要认清搜索引擎实际扮演的公共产品角色,探索多元盈利方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杨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