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调整或取消音乐类考级”,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首席指挥李心草的这条建议冲上微博热搜,讨论度居高不下。李心草称,在目睹了太多因考级而来的乱象后,作为音乐工作者,他决定发声呼吁。
同样,此次两会上还有多位代表委员针对校外培训提出了建议。其中,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赵鸿涛更是直接建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文化课校外培训”。
多位代表委员建言,且屡屡引发热议,可见校外培训确实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一块“心病”。无论是艺术类的兴趣班,还是文化类的课外班,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本来自有其存在的价值,无可厚非。然而,这些年来,随着校外培训日益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培训乱象也日益突出,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教育生态。
低龄孩子提前报培训班“抢跑”,过度“屯课”导致学生疲于应付,补习机构与教辅平台、某些学校形成利益输送链条……很多情况下,校外培训已经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压得无数家庭喘不过气来。
对于孩子来说,放学之后还要应付排得满满当当的课外班,丝毫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沉重的学业负担不但无法让孩子爱上学习,反而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正如李心草委员所发现的,许多孩子和家长学乐器时抱着“学琴为考级,考级为拿证”想法,导致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儿童没能从音乐中收获愉悦和启迪,反而“痛恨音乐”。校外培训没有很好地在学校教育缺失的地方“补位”,却日渐成为过度教育、功利化教育的代名词。
对于家长来说,校外培训已经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月薪3万撑不起一个暑假”等话题不时登上热搜榜。但是,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谁也不敢率先让孩子退出。别的孩子都报了课外班,我的孩子也不能落后,攀比心理导致家长的心态越来越远离理性,泛滥的校外培训已经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
当然,一些家长的过度功利化心态,也让校外培训变了味。让孩子学习艺术不是出于对艺术的兴趣,而是为了考级;给孩子报文化课外班也仅仅看考试成绩提升了多少;别的孩子报了什么班,自己也必须报……这些非理性心态也助长了校外培训的“歪风”。根据孩子的需求合理选择课外班,才能让校外培训回到教育的正途上来。
不过,校外培训带来的乱象固然要正视,要治理,但要彻底“禁止校外培训”或取消考级,也没那么简单。
校外培训的存在源于市场需求,源于在学校教育之外,家长和孩子还有更多的个性化教育的渴求。种种乱象让家长对校外培训“又爱又恨”,但这种需求不会因为“禁止”“取消”而消失,只能在正视的前提下,加以规范和引导。
归根结底,要治理这个顽瘴痼疾,还是要让教育回到学校,回到教育本身。学校教育解决教育的基本需求,校外培训则满足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应切断校外培训机构与升学、评优等评价体系的关系,让校外培训回到教育本身,回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真正为提升青少年的素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