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退休独生子女父母随子女落户”,离不开资源转移支撑

2021-03-10 15:36:52    光明网

近日,有全国人大代表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成为摆在面前的重大民生课题,建议加大对独生子女父母的政策倾斜。如放宽户籍等政策限制,对已退休的独生子女父母投靠异地工作生活子女的,允许其在子女工作生活地落户,并在社保、医保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加之现代社会必然化的人口高频流动,从根本上重构了“大家庭”传统的存在结构。随之而来的,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大量出现,是异地分离所加剧的“赡养焦虑”。养老问题历来事关重大,对其中众所皆知的痛点,绝不可视而不见。为之破局求解,既需要资源投入,也需要政策放开。诸如“建议允许退休独生子女父母随子女落户”之类的建议,就是契合这一思路的有益思考。

必须看到,现阶段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大中城市,户籍与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还是高度捆绑挂钩。一些老人在退休之后,若选择去另一个城市和子女共同居住,客观上确实可能因为无法落户而产生诸多不便。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异地就医报销”难题。近年来,尽管国家层面对此多有推动,然而从反馈的情况看,由于地域之间财政实力、医疗资源、结算标准等的巨大差异,以及对“资金转移,利益再分配”的天然担忧,都使得相关工作进展有限。

建议“允许退休独生子女父母随子女落户”,最主要的指向还是呼吁“医保全国漫游”。当然了,除此以外,落户也能给随迁老人们带来其他福利,比如说免费使用一些涉老市政设施,享受社区的日间照料、健康管理等具体公共服务等……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审视,理应促成这一善政。不过现实的复杂性在于,此事还牵涉到抽象的公平问题:“随迁老人”年轻时在老家工作参保、纳税,老了却到新城市“享受待遇”,难免不受欢迎。

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大幅降低了落户门槛,甚至开始推行“零门槛”落户。在此大趋势下,年轻人成为“被抢”的对象,而留给随迁老人的落户之门,仍然逼仄。说到底,很多城市还是把“新来”的老人们,更多视作养老负担、看成资源的消耗者。这种狭隘的“地方利己主义”与功利的价值计算,使得“老年漂”们在子女所在城市享有对等的市民待遇阻碍重重。此前,某些城市也预留了“投靠子女落户”之渠道,只是符合条件者少之又少。

从长远来看,允许退休独生子女父母随子女落户,必须给承接城市以对应的资源转移保障以及政策倾斜激励。仅仅用情怀、用道义角度说事,是很难奏效的。让大城市接纳随迁老人、善待随迁老人,需要的是顶层设计,需要的是体系支撑。(然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教学中使用PPT,为何成了考核教师的指标?
下一篇:化解灵活就业人士的痛点,不能仅靠企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