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毕业生就业体检已成为就业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毕业生升学求职过程中的必经环节,但各用人单位之间体检结果不互认,造成了不少毕业生高频率体检。为了给毕业生提供人性化的就业服务,让毕业生暖心,也让家长放心,今年有全国人大代表带来关于建立“一检制”高校毕业生就业体检档案共享机制的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体检档案不共享,导致毕业生在短时期内要反复体检多次的问题,多年前就引起舆论关注。2018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4%的受访者在求职过程中经历过重复体检,74.3%的受访者认为招聘中重复体检的现象普遍存在,75.7%的受访者希望减少求职过程中的重复体检,71.3%的受访者期待由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出具健康证明,有效期限内不用参加体检。
而且,毕业生不仅面临就业体检,还要做毕业体检,报考研究生要做研究生入学体检,考教师资格证也要体检……不少大学毕业生吐槽,他们在毕业季两三个月内做三到四次体检。显然,毕业季的频繁体检,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三重负担,“既花钱又伤身”,对学生健康不利,也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因此,不仅需要建立毕业生就业体检“一检制”,还应建立所有毕业生体检“一检制”,一次体检,就可派毕业、就业、考证、考研的用场,以此切实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给学生毕业、择业、升学创造便利环境。在当前防控疫情的要求下,推进高校毕业生体检“一检制”更显迫切性。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毕业生体检档案不共享,并非技术力量不达标,而更多是人为设置障碍。首先,是部分用人单位在体检中自行列入国家并没有要求的体检项目,涉嫌对毕业生进行健康歧视。其次,每个单位往往有指定的体检医疗机构,表面上是为了防止体检造假,但背后可能有一定的利益因素。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909万,毕业生体检是一个庞大的市场。重复体检,无疑会增加体检机构的收入。
客观而言,确实存在极少数毕业生体检造假的情况,但不能因为这一并不普遍的问题就让所有人搞重复体检。就如当前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可以全国通用一样,完全可以实现毕业生体检“一检制”,毕业生就业、考证、升学可以通用在具有体检资质的机构的体检报告。
当然,实现“一检制”,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由教育部门和卫健部门确定各地具有资质的体检机构,凡是这些机构出具的体检报告,各招生、招聘单位均认可。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体检机构的监管,淘汰有违规行为的机构,确保公信力。
其二,明确所有毕业生必须参加的基本体检项目,并由高校毕业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个性化体检项目,满足不同单位的体检需求。但须明确,所有的个性化(特殊)体检要求都应符合法律要求,不得违规增设体检项目。从服务高校毕业生出发,有关部门可以借鉴当前疫情防控的经验,推出面向高校毕业生的体检报告一键查询服务,将体检信息上传到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此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
目前,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已经用于在线教育、云面试等方面,而在优化教育与就业环境的过程中,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还大有作为。(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