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让交通大整治化生长效机制方是治本

2021-03-04 15:07:17    羊城晚报

3月1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即日起,全市开展为期300天的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

这是个大利好!笔者是本地人,常年生活在广州城区,如今市内道路的通行度、交通的便利度、出行的友好度都已今非昔比,彰显了一个超大城市的现代气度和应有的面貌,但某些方面瑕疵也是显而易见。在当下启动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来得正是时候!

通读整个整治方案,笔者认为,方案考虑细致、可操作性强,通过300天的抓落实,到2022年再来看广州的交通状况,或许会让人面目一新。

在方案中,最值得注意的一个改变是将逐步恢复全市非机动车道。曾几何时,随着公共交通的大改善,小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我们感叹自行车时代成了“过去时”,非机动车道的消失似乎水到而渠成;但世事无绝对,共享单车的猛然崛起,再加上各种电动单车以不可阻挡之势一日多于一日,非机动车重新成为城市生活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恢复非机动车道不是走回头路,而是适应生活新变化,跟上时代步伐;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

笔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骑自行车出门,上周偶然使用了一次共享单车,在海珠区东晓路、前进路一带走了一趟。因为没有非机动车道,只能在机动车道上前行。一路上,各类机动车、电动车在身旁风驰电掣,不时遇上逆行而至的车辆,着实让人心惊胆战。可以说,恢复非机动车道,实际上也是不少广州人的共同心声。

广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阻碍了现代交通的推进,所以慢行系统的建设,亦需因地制宜。最新公布的方案可以看到,在恢复非机动车道的做法上,市内有不少地方需要“抓颈就命”,例如在保证人行道宽度和车行道最小宽度的前提下,通过对车道瘦身、压缩部分绿化带或人行道等形式,结合标线翻新,来逐步恢复全市非机动车道,这是需要每一个道路使用人士给予谅解和宽容的。这种做法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类似的事情做比不做好,早做比迟做好。

在现代社会,交通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现代交通本质上是规则之治,让规则深入人心、内化于行是核心,它构成了交通管理的核心命题之一。在广州这次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中,无论是搭建网格化执法整治工作机制,还是推动各类重点车辆、人员信息数据共享,都是这种精神的一以贯之。

不文明驾驶行为,非机动车、行人违法行为,事情看起来虽然不大,却构成了现代交通秩序一个个不和谐音符。笔者记得,20世纪90年代,自行车冲红灯是要受罚的,但如今自行车、双轮电动车冲红灯、逆行却是家常便饭。还有就是机动车的随意变线、乱按喇叭、插队阻碍通行,也是司空见惯。笔者衷心希望,通过这一轮大整治、严执法,能够使类似的交通情况有所改观。

为此,笔者建议加大交通法规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针对非机动车、行人交通法规的宣传,需要特别重视,加大执法力度,让规则深入人心、内化于行,才能让大整治产生良好的长效机制,也能让整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大大上一个台阶。让大整治化生出长效机制,可以说是整治之本!(健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可视门铃与隐私权之间须有“法治标准”
下一篇:开好历史交汇点上的盛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