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减量版用药”一词很好概括了儿童用药困局,它指向两个问题:缺乏儿童专用药、用法用量不规范。日前,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进一步推进政策引导研发,从医保、定价等多方面加大鼓励政策,并建立儿童基本用药目录,规范药品说明书。
儿童身体器官、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用药不能“成人化”,区分儿童药与成人药早就形成共识。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14岁以下儿童患者实际用药7710个品种,其中儿童适用品种仅有610种,仅占7.91%。儿童用药适宜品种少,先从“供给端”增加品种一直是重中之重。
早在2014年,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就得到了相关部门重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关于儿童用药的第一个综合性指导文件。概言之,针对儿童用药困局,《意见》大致提出了6方面意见:加快申报审评,促进研发创制;加强政策扶持,保障生产供应;完善体系建设,提高临床使用综合评价能力;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质量安全;坚持中西药并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合理用药宣传,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可以看出,《意见》偏重从儿童药品研发、生产等上游“供给端”增加儿童用药品种。
这是一个方向,主要解决的是儿童药品种缺乏问题。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支持研制儿童用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进步空间。强化儿童药供给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推动研发生产。此外,下游医院、家长用药行为也亟待规范。这是另一个方向。
“吃药靠掰、用量靠猜”就是剂型剂量不适宜的写照:家长很难把药片准确掰成两半,也很少使用测量工具倒液体药物,这会导致剂量不准确,也会带来药物污染问题。在品种较少的儿童药中,有儿童用法用量说明的仅占47.3%,多数说明书只标注“酌减”,不适宜儿童服用的片剂、蜜丸剂和胶囊剂等占48.7%。有媒体报道,某儿童医院每天安排三四名药师专门负责分药,对常用的98种药品进行再次分割。
针对这种情况,不妨多一些科学化、人性化的设计,比如推出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药品,尽可能采取糖浆剂、颗粒剂、混悬剂等为儿童易接受的剂型,使用刻度线、分装等帮助识别药量,等等。比起研发新药物品种,这些看似细枝末节,却更易力所能及,便于与上游“供给端”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杨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