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假期游戏玩疯了?防沉迷系统不能成为摆设

青 峰    2021-02-26 15:15:00    光明网

“春节假期我玩了7天游戏,你是这样吗?”有数据显示,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超5亿,即每2个网民中就有1个玩网络游戏。有网友反映,在玩游戏时,经常碰到疑似未成年玩家,“我在春节假期玩游戏时经常能碰到小学生,听声音就能判断,奶声奶气的。”一些游戏厂商号称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真在起作用吗?有媒体调查发现,结果不容乐观。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19岁及以下网民占比16.6%,约1.64亿人,10岁以下网民占比3.1%。CNNIC的另一组数据显示,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超5亿。换句话说,每2个网民中就有1个人玩网络游戏。那么,未成年“网民”上网到底是为了干什么?

这样的追问并不多余。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应用市场上游戏类APP达88.7万款,占全部APP数量的25.7%;每4款APP中,就有一款是游戏类APP。置身于这样的网络环境中,保护孩子远离网络游戏的重要性无需赘言,针对未成年人的防沉迷系统因此备受关注。

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规定“每日22时到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在此次调查中,有游戏玩家告诉记者,“有些情况,累计满5小时后,可能被游戏要求下线,可过几个小时再登录,又能玩了。”比起游戏时间失控,更令人感到担心的是,一些网络游戏“来者不拒”的姿态。

早在2007年,针对未成年人的防沉迷系统就已经上线,但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虽然防沉迷系统都要求“实名制注册”,但真正的游戏玩家不一定就是注册身份的所有人。现实中,盗用家长身份进行注册的现象普遍存在,更有甚者,“去网上找名字和身份证信息通过游戏的实名认证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小学生都知道”。

为了防止盗用注册信息的现象,不少游戏厂商都推出了相应的举措,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加入人脸识别系统。从理论上说,在玩家开始游戏之前进行人脸识别,可以有效地与注册身份进行比对,以此来确认玩家的年龄身份。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在人脸识别中保护用户的生物信息特征,避免被泄露和滥用。只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某些游戏厂商推出的防沉迷系统中,人脸识别竟然只是一种例行公事的摆设,轻易就可以被玩家绕过。当实名制注册和人脸识别纷纷失效,意味着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完全不设防,巨大的游戏诱惑面前,未成年人的健康令人堪忧。

实际上,类似的问题不只存在于网络游戏,在不少视频网站上,防沉迷的“未成年模式”基本形同摆设。网络不是洪水猛兽,但过度沉迷的危害尽人皆知。从维护孩子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网络防沉迷系统不应该只是一个“摆设”,由此不仅需要家庭和学校履行起各自的监护职责,而且需要互联网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完善技术升级。这既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青 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课后服务全覆盖的三大转变与三大问题
下一篇:无人机撞上网红列车,整治“黑飞”不能留有盲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