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扎实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刘 毅    2021-02-24 10:50:35    人民日报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规模、高质量地绿化祖国,驰而不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神州大地将不断绿起来美起来,绿色将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底色

 

“以前我们主要关注绿色有没有,现在更关注绿化质量高不高。”在地处武陵山区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地林业工作者感慨地说。

湘西州1980年开始从外地引种栽培桤木,通过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大面积推广。桤木生长速度快,对土壤要求不高,绿化效果相当好。湘西州以往的许多濯濯童山变得满目青翠,这种树木功不可没。可是,桤木的缺点也逐渐显现:木材材质不太好,遭遇低温雨雪冻害天气时容易折断。近几年,当地林业部门将造林绿化的主攻方向明确为“增绿增质增效”,科学配置树种,按照近自然造林的理念,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系统性,让青山绿水更美丽、生态功能更强大。

湘西州造林绿化的发展变迁,可以说是我国国土绿化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植树节设立40多年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分别增长一倍左右,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我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中国的贡献里42%来自植树造林。与此同时,缺林少绿、生态脆弱仍是我国一个需要下大气力解决的问题,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状况不容乐观,各地各部门正在持续发力,补齐短板,不断提升国土绿化质量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一方面,继续增加生态资源总量,充分挖掘生态用地潜力,加大森林、草原生态系统修复力度,扩大林草植被面积。另一方面,着力提升生态资源质量,积极推动国土绿化由规模速度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并进型转变,坚持走科学、生态、节俭绿化之路,切实加强林草资源抚育经营,提高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个别地方曾在不该种树的地方种了树,应该种灌木的地方种了乔木,没有科学造林,导致“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个别地方重造林,轻管护,林木质量不高。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当务之急是有关部门在森林保护管理中,不仅要考核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对森林质量、生态功能也应提出约束性硬指标。与此同时,把各项绿化措施高标准地落细落实。例如,在切实提高造林种草质量方面,须科学选择林草植被种类和恢复方式,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宜飞播则飞播,确保造林种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在精准提升林草资源质量方面,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育阶段的林分特征,科学采取抚育间伐、补植补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逐步解决林分过疏、过密等结构不合理问题,等等。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通过加强国土绿化以吸收、存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去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两个多月后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作出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等庄严承诺。这对扎实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据测算,目前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92亿吨。不过,我国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90多立方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通过加强森林抚育经营等举措,建立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大幅提升碳储量,还需要付出艰苦不懈努力。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高质量的国土绿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在这春山可望、生机勃发的季节,我们即将迎来第四十三个植树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规模、高质量地绿化祖国,驰而不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神州大地将不断绿起来美起来,绿色将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底色。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脱贫攻坚成就口口相告、代代相传
下一篇:让企业练就更多独门绝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