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国有所需,我必前行”

筱 理    2021-02-01 14:48:32    人民日报

【人物】赵振东

【故事】赵振东,生前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技术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赵振东立刻投入疫苗、抗体等疫情防控急需的应用基础研究中。疫苗研发专班成立之初,赵振东与相关工作人员密集调研,总结新冠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抗体等研究进展,深入分析国内外不同疫苗研发技术路线的优劣势,积极为我国新冠疫苗科研攻关建言献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连续奋战200多天,积劳成疾倒在了出差途中,为国家科研事业而奉献的一生定格在了53岁。

【点评】

前不久,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保护效力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当前,各地正在有秩序、分步骤地组织疫苗接种,为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提供保障,为战胜疫情注入强大信心。

我国新冠疫苗之所以能够高效、安全地惠及人民,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赵振东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在担任专班技术组组长伊始,他就深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他说,“再难我也要上”“现在就是打仗,要和时间赛跑”。一段时间以来,赵振东忙调研、提想法、解难题,帮疫苗研发单位克服了不少困难,为新冠疫苗的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战斗姿态,同时间赛跑,以赵振东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敢为人先、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为我们战胜疫情提供了科学支撑。

战胜新冠病毒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科研工作同样是孜孜以求的钻研过程。这种探索精神、钻研品质,在赵振东身上有着深刻的体现。对于科研结论,至少重复5到10次实验才确认;对于实验,他允许学生失败,但不允许科研态度有问题;对于工作,他为了加快实验进展,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才离开。科学研究是严谨的,科研工作者必须严肃认真,砥砺坚持到底的意志。赵振东说,科学探索必须有一股钻研到底的精神,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最好。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我国疫苗研发水平才能走在全球前列,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正在变为现实。

有人说:“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国有所需,我必前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很多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家奋战在最危险、最前沿的地方,还有一些人在疫苗研发等看不见的战场上默默耕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这样评价赵振东:“一名不计个人名利、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心无旁骛、具有学者风骨的科学家”。淡泊名利,唯实求真,把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化外于行,把科学追求融入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事业中去,就能书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答卷。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推进"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下一篇: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