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流调结果,一直为社会高度关注。近日,上海市卫健委公布的一份“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的情况”,在列举若干涉病例的公共场所时,小心翼翼地避开了病例的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无独有偶,北京市卫健委近日在公布新增确诊病例情况时,也隐去了年龄和性别,仅表述为“病例1、病例2”。
京沪两地上述公布方式,赢得了多方点赞。这让人们看到,在严格抗击疫情、坚决维护公共安全的同时,也可以做到尊重个人隐私,更好爱护患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如何准确又科学合理地公布流调报告信息,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一份流调报告,既关系着维护公共安全、坚决抗疫的大局,也关联着患者的个人信息,甚至不少是敏感信息。如何为个人信息公布设置合理的边界,处理好保护个人隐私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既做到合理披露,又避免披露过度,考验着各地政府部门的智慧。
此前,有些地方的流调报告,曾点出了患者的姓氏、居住小区,并公开病患的逐日、逐地行踪。这固然是重要提醒,但把大量的个人信息放在聚光灯下,一些非必要的信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而关键的防疫信息却没有被重点关注,对抗击疫情带来了不必要的干扰。
在抗击疫情的情况下,人们让渡一部分个人信息,用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在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绝大多数的人会理解和支持。而且,疫情防控信息趋向公开透明,有利于公民做好自我防护,更有利于实现疫情的群防群治。但必须看到,让渡一部分个人信息并非放弃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披露并非无限制,其中一个细节就是应坚持“最少够用”的原则。
疫情防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健康和安全。同理,公布流调信息也应该是体现对人的重视。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被流调的一员,即便是从将心比心的角度讲,我们应该尽可能减少对患者个人和家庭的负面影响。流调“只提地点不提人”,用没有个人身份属性的“病例1、病例2”来指代,体现了对个人信息的充分尊重,也体现了城市管理和危机应对的“绣花功夫”。(文/李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