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多措并举整治汽修乱象

袁天宁    2021-01-26 14:34:59    人民网

现如今,小汽车正在成为不少人生活里的“标配”,汽车修理行业也日渐繁荣。据交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8亿辆。然而,汽车数量节节攀升,与汽车及零部件相关的投诉量也快速上涨。一句“买车容易养车难”,道出了不少车主的苦衷。

不修不知道,一修吓一跳。不久前,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和成都消协发布了一份《成都市汽车维修行业消费评议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消费者的不满意普遍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配件只换不修,无形中增加了费用”“商家价格不明示,不透明”“配件不合格”“商家漫天要价”“故意延长工时,抬高工时费”“故意夸大或隐瞒汽车故障和隐患”……不难发现,从街边作坊的小汽修店,到环境更好、制度更规范的4S店,汽车维修市场的种种乱象普遍存在。

配件欺诈、过度维修、捆绑消费等问题,缘何在汽车维修行业多发、高发、频发?究其原因还是“利字当头”“精于算计”。一些不良商家的维修逻辑,不是从汽车的受损状况出发,也不是以维修的客观需要为准,而是一切从利益考量。有些员工通过对车辆“做手脚”,增加维修次数或扩大维修范围来提高收入;有些汽修店使用假冒伪劣产品、人为制造故障,把小毛病修成了大问题……种种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的戏码,不仅给车主添堵,更给出行添险。

术业有专攻。汽车维修流程复杂、专业性强,承修方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专业知识的信息不对称。无论是维修标准、规则还是汽修配件质量、甄别方式,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都比较陌生。这也是不少不良汽修厂商敢于“埋雷挖坑”的“底气”所在。消费者有必要辨别商家资质、明确具体项目、签订维修协议、索要留存票据,尽可能避开汽车维修陷阱,消除维修过程的盲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但是,一个行业的健康成长要靠自觉,也要靠他律。让汽车维修行业“不能欺诈”“不敢欺诈”,来自消费者的监督很重要,对于不法商家的警示更重要。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退一赔三”的规定,到《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建立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和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让这些法律法规在实践中长出牙齿,才能使汽车维修行业有更加长足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也要重视发挥数据的优势,利用技术的力量。目前,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正在推进机动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设应用,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全国机动车维修数据档案。截至2020年9月,已覆盖31个省份,累计采集维修记录4.6亿辆次,为超过1.06亿辆汽车建立了“健康档案”。这也就意味着,不法商家施展“障眼法”的空间越来越小。

汽车维修是一项服务,也是一道关口。高标准、严要求,严格监管、严肃处理,这不仅是对行业的繁荣发展负责,也是对汽车的生命周期负责、对车主的生命安全负责,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绿色环保理念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下一篇:别掉“链”!养犬“有法可依”更文明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