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全国大部分地区相继发出就地过年倡议,一些省市更拿出了细致的安排方案,比如给留下过年的新市民发放春节消费券等等,长长的福利清单,被网友喻为“教科书级别的暖政”。
抗疫形势复杂严峻,就地过年降低人员流动强度,既助益防控大局,也能更好保障各类人员自身和家庭的健康安全。而要在一年最重要的团圆节日,让就地过年的倡议赢得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其实很考验治理智慧。那些为人称道的“暖政”,关键点就在于因地制宜、将心比心,尽可能将倡议落实到具体关爱。以“义乌方案”为例,不仅有实打实的红包激励,还包括送流量助力“网上冲浪”、免费开放景区文博场所乃至提供儿童免费冬令营等等,覆盖节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免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无疑能大大提升就地过年的获得感、幸福感。
“暖政”承载着体贴与尊重,也体现了一些地方政府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一座城市需要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大家都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诉求。就拿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有人孤身在外,有人拖家带口,有人想宅家“云过节”,有人想在岗挣钱节后调休。只有提前做好调研摸底,才能尽可能倾听每一种声音;也只有多些换位思考,才能做到急每个群体之所急、想每个群体之所想,进而有针对性地将关爱具体化,真正把好事办好。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细致安排固然会大大增加政府部门的工作量,但这本就是服务群众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当地“治理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近些年,随着发展转型升级,全国涌现出一批新锐城市,人才被视为助力内生增长、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最宝贵资源。而人们喜欢一座城市,除了繁华便捷、充满机遇等外在条件,还在于一种被尊重、被认可的归属感。正所谓“留人在一时,功夫在平时”,终究还是要让人才在一个个具体问题上感受到暖意。治理暖,人心就暖,心暖何愁人不留?
“城,所以盛民也。”现在距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期盼更多地方抓紧时间窗口,围绕就地过年拿出契合当地实际的详细安排,并将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融入日常治理的点滴之间。(范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