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湖滨一公园,景色优美,是不少市民眼中的最美公园。这里也是民间舞台,聚集着四十来个大大小小的民间表演团体,每天上午,乐声人声此起彼伏。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1月18日开始,新制定的《湖滨一公园自发活动文明守则》(以下简称“守则”)正式实行。守则规定:西湖边的音响器材控制在合理音量,唱歌、乐器演奏不外接扩音设备(包括麦克风、功放、音响等),活动时间不超过21:00。也就是说,以后在一公园,除了伴奏曲,演唱与演奏都不能用音响了。
消息一出,赞成和反对的都有。赞成的认为是该好好管管了,反对的则称没有麦克风,表演会少点味。
2015年西湖景区发布过《湖滨景区文明娱乐公约》,要求娱乐活动的音量要自觉控制在70分贝以下。于是有些市民认为,只要声音不超70分贝就行了,为什么如今要禁功放?
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包括表演者对音量缺乏判断力,你可能一直控制在70分贝以内,可是随便起个高腔,分贝值就爆表了;唱一首歌,可能大多数时候是中低音,可结尾来个高音,分贝就飙上去了。这个时候,管理人员要不要管呢?不管唱歌还是唱戏,都容易入迷,情绪一来就收不住。一个人还能约束,一群人就不好管理,管理人员到时疲于应对,这就不好了。
现实中有关噪音扰民的事一直争议不断,一方强调休息权,强调不被打扰的权利,另一方则强调公共设施的使用权等,双方都认为自己有理,都认为对方侵害了自己的权益。先撇开法理不谈,处理矛盾贵在协商,要多换位思考,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一想。只坚持自己的利益,不理会别人的合理诉求,必然会导致矛盾的深化。
其实,这种问题的处理说简单也简单,处理原则是尽可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取得最大的公约数。就湖滨一公园这条新守则来说,无疑是秉持了前述原则。
西湖一带是旅游胜地,也是公共场所,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如何规范民间表演行为,自然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利益。西湖是展示杭州城市形象、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需要市民和游客依规行事。
何况,不同的人对声音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场合对声音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飞机、高铁车厢就对声音有更严格的要求。分贝值只是嗓音扰民的其中一个部分,还有声音形式、内容也可能扰民,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这就需要在更广的范围内作出更细的规范。
湖滨一公园的新守则,除了对音乐器材作出约束,还对团队之间的距离、对活动团队负责人应承担的责任以及演出内容等提出要求。这些对音量、形式、内容、责任人的细致规定,根本目的是让人和景和谐共存。
西湖边这些大大小小的民间表演团体,也是西湖景色的一部分,常常吸引过往游人驻足观看,体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之美水乳交融的一面。相信在新守则的约束下,大家会找到既能娱乐锻炼又不破坏环境的好办法。 (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