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在昆明几个老旧小区走访时发现,有的小区沿街墙体刷上了橘黄、土红的颜色,光鲜亮丽。但走进背街或小区内部,却是另一番景象:楼栋墙体还是黑灰水泥墙;一些小区内环境脏乱差,垃圾溢出垃圾桶,臭气熏天,宠物粪便随地可见;绿化带里土地裸露,风一吹灰尘乱飞;很多单元房的门禁系统早已破坏,楼道里贴满各种各样的小广告。
粉刷小区沿街墙体,有助于提升小区“颜值”,但只刷墙却不提升内部基础设施功能,属于典型的“只穿新衣不洗澡”。
记者还发现,许多老旧小区存在车辆乱停乱放、车位“一位难求”问题——有的小区干脆把绿地铲平,用水泥浇筑成停车场,看似解决了停车难,却让小区没了公共绿地。还有小区住户私搭乱建,把公共绿地围成自家花园,严重侵占公共空间。
老旧小区改造浮皮潦草、半途而废的背后,是职能部门投入不足、监管不力。改造老旧小区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百姓福祉,涉及居民基本居住条件和居住安全、日常生活保障的基本设施,要尽量一改到位,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出现“半拉子”工程甚至“假改造”“乱改造”。
安居,是百姓最朴素的需求,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关键一环。当前,全国各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逐步开展老旧小区改造。不少老旧小区重获新生,有的还成了“网红”打卡地。可见,只有用心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才能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旧小区改造不能变成只“好看”不“好住”的“驴粪蛋表面光”。只有依法审批、科学设计、严格施工、规范管理、长效维护,老旧小区才能实现“颜值”与“内涵”双提升,市民在老房子里也能生活得更方便、舒心,让民生工程真正得民心。(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