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记者在调研时发现,一些基层干部为迎接年底的各项考核、检查,犯上了“年底综合征”,其表现五花八门:疫情影响没留痕?补;多年前的工作没档案?造;缺材料影响年底考核?填;有钱还能没地花?培训!这些表现最终落在基层干部身上,就是疲于应对各种“杂事”,连续加班、开会、写材料。
这些基层干部的时间都去哪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层层下派、文件级级下发,上级部门文件一收一转,但落到基层,就要“填断手”“跑断腿”。“一个基层十个妈”,基层干部“权力不大”但“责任重大”,因而面对考核、检查只能“把形式先做到位”,不得不使出“十八般武艺”弄虚作假。
“基层年底综合征”,归根结底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分不开,折射出基层治理困局。本应落在实处,处处为民的工作,却变成了听汇报、看数据、填报表、突击培训。基层干部本就“事多人少”,疲于应对就容易导致“弄虚作假”。有的上级更是明知基层造假,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数据好看”就完事。此外,年终考核“突击造假”,也反映出了平时考核、事中考查、跟踪检查的不到位。
破解基层治理困局,将基层减负落到实处,要从加大减负力度和完善基层考核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减负要进一步“加码”,明确基层工作的责任边界,避免上级交办的任务超出基层工作范围、脱离基层职责权限,真正减轻一线基层干部负担,使其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和时间来服务百姓;另一方面,对于基层的考核,应该遵从“简便易行管用”的原则,让考核人员多下功夫,而不是让基层干部多费事,表格不要反复填,格式不要反复改,避免考核给基层带来过多额外的工作负担。当然,一些上级部门更不能大搞“一刀切”,而是应该下功夫、花心思,真正提高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从源头“减负”,让技术帮忙。
为基层降压减负,为实干加油鼓劲。把对干部的考核功夫下在平时、做在日常,把对干部的评价落在民意、交给百姓,才能真正治好“基层年底综合征”,让基层干部想做事,做实事,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