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对传统农业的传承和创新

荣 翌    2021-01-05 12:50:43    人民日报

纵观农业发展史,每一次作物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农耕工具的迭代,农作技术的进步,都凝结着人类对农业发展和生态规律的思考与智慧。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催生了有机农业的兴起,反映出社会生活方式和发展理念的变迁。无论是弃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和饲料添加剂,还是采用物理、生物措施作为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天然的种植方法和培育过程,与传统农作方式一脉相承。走上餐桌的有机食品,牵动人们记忆中“儿时的味道”。

有机农业不是对传统农耕方式的简单回归和复制。在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有机”意味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有机种植,是在尊重动植物自然生长规律的基础上,融入创新思维和科技要素,是对传统农业的传承和创新。这种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交融,正是有机农业的魅力所在。

从国内外实践看,有机农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在国内,既有像黑龙江一样,利用土壤和气候优势大面积建设的有机农业示范区,将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扩大到8500万亩;也有像甘肃一样,克服土质和水资源限制,充分利用高温低湿、日光充足的特点,在有限条件下发展的戈壁有机种植。在国外,既有像古巴梅迪奥有机农场一样,坚持小规模运作的家庭农场;也有像法国尼利耶农场一样集有机种植、有机养殖和有机产品自主销售于一体的集约化经营模式。灵活多样的运作方法,使有机农业克服传统农业发展条件的诸多限制,更好通过因地制宜,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更大规模推广。

一组数据映照出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轨迹:2017年底,我国提前3年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双行动”目标;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建成721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63个有机农业示范基地;2015—2019年的5年间,我国颁发有机认证证书数量年均增长13.7%……在一系列政策助推下,我国有机农业的规模质量持续提升。

作为农业领域新的增长极,有机农业在助力产业扶贫、改善农业生态、加速农业创新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湖南益阳有机迷迭香基地,以差异化竞争和高附加值优势带动农民增收;浙江杭州通过推广“稻鳖共生”的生态有机种养模式,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为治理水环境提供方案;江苏扬州依托有机农业园区,建设休闲农业综合体,发展创意农业……实践证明,有机不仅是一种概念,更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与此同时,一些因素也制约着有机农业的充分发展。比如:高端消费群体的定位使部分有机产品价格虚高,影响了市场普及率和生产信心;有机产品认证和监管体系建设尚存短板,消费者对生产过程缺乏了解,如何证明“真有机”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问号;专业研究和农业技能培训未能跟上有机农业的推广步伐,管理精细化程度仍需加强。

一些国家在有机农业的标准制定、政策扶持、农技培训方面创造、积累了有益经验。在日本,政府不仅颁布了以推动有机农业发展为核心的《有机农业推进法》,还充分发挥日本有机农业研究会、日本有机农业学会等非政府社会机构在生产组织、技术推广、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在德国,政府公共资金长期支持有机农场建设和发展,每年有专项财政资金用于补贴支持农民采用有机种植。在丹麦, 政府把幼儿园、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机构的食堂列入“有机食堂”,坚持执行最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在柬埔寨,生态农业中心和有机合作社在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同时,还为广大农民提供有机农业教育和培训。

作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有机农业在应对因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导致的土地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等常规现代农业“病症”上很有裨益,绿色健康的优质农产品供给也守护着“舌尖上的安全”,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从长远看,发展有机农业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内涵,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供了路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下一篇:改革为高质量发展开辟道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