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召开全国婚俗改革试点暨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开展婚俗改革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举措,是社会建设的最基本工程,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婚俗改革试点难题有哪些?“跨省通办”试点需要解决哪些难点?部分地区存在“婚闹”现象又该如何破除?就上述问题,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采访了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沈永东。
针对部分地区存在“婚闹”的不文明现象,沈永东认为,破除这类“婚闹”陋习的关键是举全社会之力,共同建立新的婚俗秩序。一是要改变民众观念意识,让民众意识到“婚闹”现象的社会性危害,自觉抵制“婚闹”,同时要在全社会营造正确的婚俗观念;二是要建构新的村规民约和社会共识,由村社共同制定并遵循,在道德行为上对“婚闹”现象进行约束;三是进行必要的司法干预和行政介入,为防止事态变得严重,公安执法人员应当及时在场,对有悖法治精神的“婚闹”行为进行制裁。
图片来源:中共日照市委宣传部 日照市文明办官方微信公众号。
对于该如何倡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遏制不正之风,沈永东则认为,需要实现多元力量协作推进,各种力量在各级党组织引领下共同发力。首先,党员要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引领社会进行观念变革。其次,政府部门尤其是民政部门要下大力气倡导积极向上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通过街头宣传、入户讲解、进社区引导等多种方式,让老百姓认识到不良风气的危害,对有损社会公序良俗的现象采取惩处措施。最后,社会组织与社区、社工机构等进行“三社联动”,在治理婚姻家庭不正之风方面展现柔性力量,通过有温度、有尺度、有高度的劝解教育方式培育公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
针对目前婚俗改革现状和难题,沈永东提出要着力从以下几点实现破解:首先要贯彻“一把尺子量到底”。同一地区不同部门的改革执行力度不一致,公众对婚俗改革的感受就会反响剧烈,反而可能制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社会治理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制度化,而制度化最核心在于如何让公众在改革中感受到公正与公平;其次要划分婚俗中“礼金”“婚闹”的标准与界限。政府要在充分开展民意调查后,制定合乎民情又有弹性的标准,不能抛开民意制定“硬”方案;最后要有步骤有秩序渐次推进改革。传统婚俗由来已久,激进的改革必然引发社会的强烈反应,需要循序渐进地沿着重塑新观念——再造新行为——重构新秩序的路径逐步建构新的婚俗图景。
“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是当前婚俗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流动中国’‘流动社会’特点的惠民举措,更是以数字化改革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重要表现。”沈永东指出,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全国联网,提升网络稳定性、信息全面性与权威性;其次加强跨省多部门信息共享,不仅要打通不同省市民政数据,还要加强民政与公安、法院、外交、移民管理、残联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加强对当事人身份信息和婚姻状况信息的核验;最后以数字化改革引领跨省通办,采用人脸识别、指纹采集比对、身份证读卡器等先进技术设备与AI大数据分析,实现数据信息的自动比对与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