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舆情 > 正文

强制6点下班上热搜 强制不加班是对过劳现象的纠偏

马 谓    2021-06-17 10:09:17    法治日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互联网行业的加班文化主宰的已经不是个别公司、个别人员,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主宰了整个行业的文化心理

近日,“腾讯试点强制6点下班”登上热搜。原来这是腾讯互娱(IEG)旗下的光子工作室群发布的最新加班管理机制:该工作室从6月14日开始推行“强制不加班双休”政策,周三健康日9:30上班,下午6点下班。其他工作日也必须在晚上9点前离开公司。同时,公司保障员工双休,严格按照法定节假日休假,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加班,必须提前向领导申请并阐明理由。

面对舆论的关注,光子工作室群对外回应称,为鼓励员工劳逸结合,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地关注身心健康,留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决定在近期推出此项措施。

这项措施可以说是互联网行业的一股清流,尽管其只是遵循了劳动法的基本规定。但当非常态成为了“常态”时,真正的常态就显得难能可贵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行业都被职场人视为高速成长的行业,当然,劳动强度大、996、甚至007也是其另外一个维度的代名词。互联网行业从业者一度因工作强度大,健康受损乃至工作期间猝死的新闻不时被曝出。

面对这些新闻,很多人认为不必苛责资本的残酷,企业本就不是慈善机构;也有人认为,选择996乃至007,都是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职场人自己的主动选择,既然想追求这个行业快速成长的红利,那么就应当遵从这种职场丛林法则。即便有人因此不幸去世,那也是行业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只不过这粒时代的尘埃正好落到了他的头上。

的确,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天然的目标,但这样的超理性论调,总让人有一些“冷血”的感觉。似乎只要规则是公开的,即便不那么公正;只要市场是竞争的,即便竞争者的地位并不平等,作为劳动者的一方都应该无条件地接受这种或明或“潜”的游戏规则,而不该奢求人性关怀。这种论调,看似理性,却忽视了人之所为人的生理、心理需求。

但悲哀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互联网行业的加班文化主宰的已经不是个别公司、个别从业者,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主宰了整个行业的文化心理。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不断抬高过劳的水位,这种探底竞赛对外表现为以“狼性文化”“奋斗精神”获取行业竞争优势,对内则表现为一次次地下探员工对自身权益的诉求底线。你若996,我便007;你全额支付加班费,我酌情考虑减半,甚至没有;你要求月度工作时间必须达到280个小时,我便提出超过300小时才算“本分”……直至有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种畸形的加班文化,使得从业者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小,甚至无从选择。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互联网行业推行996工作制的达到了84家,基本各个细分领域的头部玩家都是如此,处于创业阶段的追随者们更不在话下。即便有公司提出弹性工作制,但这并非是为了给员工减负,反倒给员工加班、甚至通宵赶项目找了更多借口。

要打破这种过度内卷的恶性循环,关健在于是否有企业能率先跳出来打破僵局,以及能否建立强力的外部制约机制。从外部约束机制来看,长期以来,互联网在国民经济中都扮演着为社会提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正向角色,国家从立法、执法到司法都尽力在包容审慎的理念下,给予其宽松的市场环境,在劳动执法方面亦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企业自发破局就显得难能可贵。

其实,人生除了工作,还有生活。“试点强制6点下班”登上热搜,再次凸显出苦996久矣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对回归正常工作节奏的呼唤和期盼。从媒体公开报道来看,目前除了腾讯光子工作室群,还有两家互联网公司公开表示“不强制996”加班。这种先行者的表态,是对互联网行业普遍存在的过劳现象的必要纠偏,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回归到相对健康的工作状态中去。毕竟,人生不只有职场上起早贪黑的打拼,还应当有陪伴父母子女的温情时光以及休闲娱乐的随心惬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临期特卖站上风口:“这么火,主要是因为低价”
下一篇:“高学历保姆”引网友热议 所属家政公司被立案调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