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舆情 > 正文

观众与网友感“扫兴” 提词器成综艺节目“原罪”?

2021-03-23 09:58:54    中国青年报

文化观察

提词器成了综艺节目的“原罪”?

制造最有效的录制现场,实现最佳的录制效果,达到最大的传播目的,追求最理想的商业收益——这几乎是所有综艺节目的诉求。

---------------

《吐槽大会》的提词器被网友晒出后,引起颇多人的不满,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原来吐槽选手与嘉宾那么精彩的段子与表演,竟然事先有编剧写好,并投射到大屏幕上,被念出来,甚至连“好吧”、“我也不多说了”这样的语气词与串词也要提示出来。

于是,《吐槽大会》这次被吐槽成了“朗读大会”、“背课文”,有网友表示“再也不相信综艺了”。在提词器成为争议话题之后,人们希望看到更多对于这一“综艺神器”的观点与看法,参加过现场录制的演员李若彤确认现场确实有提词器,她的看法是,作为录制节目的一个工具,提词器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她大多数时候不会使用,除了工作习惯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面对镜头,眼神不会骗人”。

数次参加《吐槽大会》录制的罗永浩,认为综艺节目录制现场有提词器非常好,但如果做得不隐蔽,会让发现提词器的观众产生扫兴的感觉,“而娱乐演出让观众扫兴是不道德的。”

罗永浩提到一个关键词“扫兴”,很能概括这次提词器风波的根本原因,那就是这块不停打出台词的屏幕,让不少观众与网友感到“扫兴”了。既然这一做法按照罗永浩所说是“不道德的”,那这些观众与网友就有批评的理由,这种批评拥有一个天然的“制高点”,而这恶搞“制高点”的产生,是被奉为“上帝”的消费者(观众)遭遇到“假冒伪劣”产品后滋生的愤怒所培养出来的,来自受众的不满,具有某种正当性,这决定了被批评者即便有话要说,也会选择保持沉默,因为解释有可能引来更大的怒火。

提词器俨然成为综艺节目的“原罪”,但如果对综艺节目的生产具有一定的了解,会发现它不过是整个节目生产过程中的“小儿科”。制造最有效的录制现场,实现最佳的录制效果,达到最大的传播目的,追求最理想的商业收益——这几乎是所有综艺节目的诉求,包括提词器使用在内诸多手段,都是为了这个诉求而实施的。

《吐槽大会》在观感上,给人以一气呵成的印象,吐槽选手与嘉宾的文本与表演,具有流畅性与连贯性,下一位表演者对上一位表演者的反应与回馈,以及整场演出的鲜明主题体现,这些都需要有幕后精心的剧本创作,录制过程中偶尔发生的“现挂”虽然精彩,但并不被提倡,因为如果脱离剧本太远,不但会影响录制进程,也会造成其它更多意外因素,脱口秀选手池子曾表示“如果不按词来的话,这节目都播不出去。”

要说对观众有“欺骗性”,幕后编剧的“欺骗性”要远远大于提词器,但之所以引起反感的是提词器,是因为编剧是藏起来的,而提词器是外露的,“骗观众”是种很高级的技术,显然对于喜欢“被骗”的观众来说,外露的提词器有点儿“不尊重人”了。

但一档好看的综艺节目,是不能让观众知道所有制作内幕的,如果一名普通观众与制作人、导演一样都对内幕了如指掌,综艺节目就有可能变得索然无味。你喜欢的选手明明表演得很精彩,为什么只得到了现场观众的几十票?很简单,导演组需要降低一方的票数来缩短两个队伍的比分差距,以制造激烈对抗的假象,来吸引观众。你以为现场观众手中的投票器都是“神圣”的?真相是,如果投票数字有利于增加节目的看点或者实现节目组的某个设想,那就使用真实的投票数字,如果有悖于某一设想,或者不利于节目效果的最大化,那么投射出来给你看的数字,就是编导修改后的数字。

早期的综艺真人秀节目,将“投票”这一玩法,早已玩得山穷水尽,谁信综艺节目的投票机制,无异于承认自己是“傻子”。和“投票”的套路已经玩不出新意一样,不少综艺节目在规则设定上,也经常发生大的变化,所谓的“复活”“1V1”“帮帮唱”之类观众耳熟能详的操作手段,不过是不断修改规则的一个说法,如果一名观众非常在意综艺节目对于规则的执行认真度,那么他肯定会失望。

《吐槽大会》的李诞以及笑果文化的员工经常自嘲“黑幕”,其实也是间接地告诉观众,不要那么在意某个选手的去留或者某段表演票数的高低,最终目的都不过是为了让观众看得过瘾些而已。

有了一二十年的综艺节目欣赏经验,还对提词器这件小事大为光火,这是个挺令人深思的现象。有两个可能,一是发火的观众真的喜欢《吐槽大会》,对这档节目或节目嘉宾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乃至于眼里揉不下沙子,因爱生怨;二是追求完美,愿意把表象当成现实,喜欢轻信一些表面的事物,把思考与判断通常交予别人,容易感动、激动,也容易沮丧、失落。

联想到在提词器风波之前,还有不少人对前足球运动员范志毅、篮球明星杨鸣等登上《吐槽大会》大为不满,其实这两者有共通之处,诸如“不务正业”这样的说法此起彼伏,把足球与篮球从业者在娱乐节目上的相互吐槽理解成“攻击”,甚至有人隐约感觉到此事件会上升为严肃事件,直到足协主席陈戌源在接受白岩松采访如何看待球员参加《吐槽大会》时表示“落后就要挨打”,那种风雨欲来的风波感才算结束。

要不要批评综艺节目的提词器,以及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范志毅等人参加综艺节目,其实用一个角度就可以想明白——你打算从综艺节目中获得什么?如果真是想获得一两个小时的娱乐,顺便得到一个观察社会世情的机会,那么不妨放宽心态,有一定的娱乐精神,这会让你轻松愉悦;如果想知道真相、验证公平与公正、找到一个“制高点”发出别人无法反驳也懒得反驳的声音,那约等于浪费时间,要知道,你想获得的这些,是综艺节目根本无法提供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着“薇娅”旗号误导宣传 薇娅诉“薇娅严选”侵权
下一篇:口袋书能否迎来新的春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