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节春运将至,面对冬季疫情防控的严峻复杂形势,以及春运中的潜在风险,全国多地先后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鼓励公众就地过年,引发舆论热议。其中,截至2021年1月11日9时,微博话题#全国多地倡议就地过年#阅读量达5亿次。话题受到热议背后,更应关注这个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倡导——大家还有什么疑惑?各地在倡议的同时,还应做好什么工作?
关于“就地过年”
舆论反应了什么问题?
2020年12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通知,鼓励企事业单位灵活安排休假,引导职工群众在春节期间尽量在工作地休假,广获舆论关注。据中国新闻网1月11日报道,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吉林等24个省份倡议就地过节。据人民众云平台监测显示,多地倡议“就地过年”,促使“就地过年”话题持续引发热议,质疑与支持声音并存。该话题于2021年1月7日达到热度峰值。
观察发现,不少媒体和网民对“就地过年”的倡议表示理解和支持,但基于倡议的信息传播特征和具体实施细节,舆论仍存在疑虑和困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舆情热度持续时间短,倡议引导力是否充分?梳理发现,目前仍有地区相继出台“就地过年”倡议。然而,由舆情走势图可知,“就地过年”话题相关热度值于1月7日达到波峰,却随之呈现出下降趋势,舆论对倡议的关注度不足,从而存在该倡议引导不充分、群众不够重视等风险的可能性。
其二, 部分用词仍有待商榷,何为“非必要”?有网民称倡议的用词令人“摸不着头脑”,其中“非必要”定义不够清晰,网民仅能从主观上判断何为“必要”与“非必要”。
其三,倡议措施怎样落地?劳工权益如何保障?据网民反馈,由于工种的特殊性,其工作时间和节奏难以调整,即使各地提倡就地过年,让用人单位自行组织调休,然灵活休假的协调难度大,甚至存在“就地过年”沦为“就地加班”的可能。
其四,春节保障压力大,就地是否能过上舒心年?对此,有网民就此问题提出该如何保障以外地务工人员为代表的群众春节期间的日常生活。还有声音认为春节期间物资供应、交通调配都将影响就地过年群体是否能过上舒心年。
其五,游子归乡心切,应怎样弥补“无法团圆”带来的缺憾?有网民言道,“春节临近,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车票(机票),我在这头,家人在那头。”有声音指出,就地过年的群体思乡、思亲之情或难以疏解,同时也引发了舆论对该群体人文关怀问题的深思。
其六,农民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如何安心过节?每逢春节,特殊群体的过节问题往往会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然而,面临今年“就地过年”的特殊状况,农民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群体的保障问题愈加引发舆论聚焦,不少媒体和网民呼吁为回家或不回家的外出农民工提供有力的支持,助其与家人安心愉快过年。
“就地过年”地方舆论引导工作指南
让“就地过年”群体消除后顾之忧、安心愉快过年,已成为各方面共同的期盼。不过,一些地区的“就地过年”倡议尚未全面转化为具体有效举措,引发媒体与网民的忧虑。对此,为了进一步做好“就地过年”工作,建议如下:
第一,“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等倡议需要细化说明,助力各方有序联动落实。《北京青年报》指出,这样的指导为民众所需,也对疫情防控有利。但由于该建议比较笼统,难免让民众感到不好把握。个人需要得到指导,用工单位、社会组织等同样需要。分析认为,有关方面若能进一步细化说明,在强调不去或不离开中高风险地区的基础上,视情列举“非必要返乡”“必须返乡”的若干类型等,明确二者的必要界限,将为各方面有序联动落实相关倡议提供重要规范与指南。
第二,有关部门需统筹支持相关企业留工稳岗,积极保障相关群体享有合法权益,严防“就地过年”异化为“就地加班”。多地应积极统筹行动,不断完善就地过年群体假期期间合法权益保障、合理安排两节期间在岗工作职工休息休假、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和加班费等。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城市推出发红包、补贴、消费券、旅游景区免费等优惠举措。
针对如何避免“就地过年”异化为“就地加班”的问题,《安徽日报》认为,“就地过年”虽是外来务工者权衡之后的自主选择,但在客观上他们为防疫作出了贡献,理应得到重视和善待。东方网强调,“就地过年”的属性依然是“过年”,切莫把“就地过年”变成了简单的“就地加班”,不能让“挑灯夜战”影响了“就地过年”群体的过年心情。大河网评论称,在“就地过年”这样的倡议下,更应该充分尊重员工的意愿,灵活安排错峰休假。对于一部分愿意参加春节生产的务工人员来说,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春节的福利待遇,让他们劳有所获。
第三,“就地过年”牵涉诸多方面工作,需强化调研协作,全力做好生活保障工作。人民网认为,“就地过年”不是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从全局考虑,仅靠倡议和自觉还不够,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提高重视程度是首要任务,倡议“就地过年”需各行业积极配合及更细致的服务。这都需有关部门、企业、社会组织深入调研,提前谋划,唯有针对不同群体为他们过节提供必要支持,才能让倡议更加有力。《光明日报》指出,人们就地过年,也会给各个城市带来往年不曾有过的春节保障压力。相关地方和部门应尽早准备做好春节期间的物资供应、公共交通运力调配等工作,平稳物价、有序交通,让那些响应倡议就地过年的国人能够过个舒心年。中国甘肃网建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做好监督,警惕各种哄抬物价的行为给“就地过年”人群添堵。与此同时,要为游子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让他们接受“就地过年”的新变化,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第四,重视对就地过年群体的人文关怀,抚慰“无法团圆”带来的缺憾,让“就地过年”充满年味。一些地区及企业积极响应“就地过年”这一倡议,高度重视对相关职工的人文关怀。其中,福州市将为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坚守岗位、留榕过年一线职工送一桌年夜饭物资、一场观影活动、一次心理健康体验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企业在物质奖励基础上,突出人文关怀、用“心”留人,不仅能够避免潜在的节后“用工荒”,也进一步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如何抚慰“无法团圆”带来的缺憾,让“就地过年”充满年味,需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中国青年报》认为,这就要求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要把“后续服务”做好、做足,从而安放奋斗在外的年轻人的乡愁。红网指出,对于“就地过年”的游子,不妨通过节日慰问、就业保障、人文关怀、社区走访等多种方式,让其感受到“家在远方,情在身旁”的温暖。《安徽日报》强调,对于选择“就地过年”的务工者,企业、政府要提供舒心舒适的安排和服务,切忌“发个红包了事”。比如,可以组织外来务工者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让他们感受到“家的味道”,让他们与亲人们“线上团圆”,纾解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等。
第五,农民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的春节生活需要格外关注。《杭州日报》建议,有必要把服务向劳务输出地延伸,帮助留守家中的亲人解决好生活中的难题,让他们的春节也过得安心、舒心。对于浙江这样一些劳务输入集中地来说,有必要发挥好工会、行业组织等优势,依托户籍所在地党委政府,以“联动”形式做好慰问帮扶,对远方的留守亲人嘘寒问暖,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生活难题。《新京报》建议,对不得不回家的人群也应做好相关服务,比如工会及相关部门可以积极联动,通过包车、包专列等形式,尽量实现人员“点对点”流动,以减少传播风险。
应当注意的是,部分务工人员“就地过年”后,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过年问题随之凸显,也容易引发舆论热议。这就要求有关方面扎实做好春节送温暖工作,积极为两地亲属提供“网络拜年”支持,保障相关群体安心过年、纾解思念之情。
疫情之下,健康平安过年应成为社会共识。相信在政府、单位、企业、媒体、社会等各方面的齐心协力下,“就地过年”也能让漂泊的游子过个好年。待到春暖花开时,再聚首、共团圆。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舆情分析师 汉超 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助理研究员 林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