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一亩山万元钱”的杭州行动

尚文博    2021-11-04 19:38:39    中国绿色时报

今年是浙江省“一亩山万元钱”行动深化之年,杭州市把推行“一亩山万元钱”行动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计划,全力推进“一亩山万元钱”百世之利计划,全市生态产业逐渐在创新探索中百花齐放。

一年来,杭州市在全力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林下土地、空间资源和林荫优势,探索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休憩等“一亩山万元钱”立体复合经营模式。全市累计推进“一亩山万元钱”57.84万亩,产值达到57.02亿元。“一亩山万元钱”已成为杭州乡村振兴的新亮点、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和现代林业经济的新样板。

创新驱动

20世纪90年代,杭州市开始创新推广雷竹覆盖技术,亩收入曾高达3万-5万元。2005年,根据野生榧树资源居全省首位的实际,杭州又大力推广香榧种植,目前大部分已进入收获期,亩产收入可达一两万元。

通过深入调研,梳理、论证并推广“一亩山万元钱”高效生态栽培、林下复合经营和森林多产业融合经营三大系列11种模式,提升笋竹、山核桃等杭州特色产业的退化林改造技术,提高花卉苗木等杭州优势产业的精品化,推进森林康养、森林运动等新兴产业发展。在土地、劳力、肥料等生产要素成本急剧上涨的背景下,全省部署实施的“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创新模式,成为杭州林农心中“亩产论英雄”的最佳范例。

服务推动

杭州市“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搭建了“三张服务网”。建立竹类、山核桃、香榧、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等产业科技服务团队网,实行联村、联户、联地块,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200余期,受训人数达4.5万人次,引领产业发展和推广服务相互融合。健全“首席专家+指导员+责任林技员+乡土专家”体系网,累计派出市级科技特派员6名,聘用首席专家74名、林技指导员204名、责任林技员248名,架起“专家”和“林农”之间的桥梁。加快“互联网+”的“林技通”网,开展技术、信息共享,即时咨询问答,近万人应用“林技通”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

杭州市逐步建立完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鼓励余杭创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浙江农林大学、省中药研究所等多家知名院校合作,联合打造科研合作平台,建立了集中药学、细胞工程、营养学、生理生化、育种栽培及保健产品研发于一体的专业技术团队,培育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外铁皮石斛栽培重点示范基地。

示范带动

杭州市为林农制定“套餐化”和“菜单式”的技术方案,支持林农成立专业合作社等,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林下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加快示范基地建设,引导林农学习典型经营模式,探索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新品种、发展新模式。一年来,杭州市建立油茶林白茶复合经营、薄壳山核桃林铁皮石斛复合经营、雷竹轮休覆盖高效栽培等富民示范典型30个。生态化栽培、多种经营以及林药、林旅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大大推动林地集约化经营。

以现代林业示范园区、专业示范村、示范户为载体,通过科技特派员派驻、不定期组织召开现场会等,形成不同模式的科技示范网,将示范基地作为科技成果的孵化器、教学实践的试验区和培训农民的新平台。杭州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负责人介绍:“示范带动可以拓展林业产业发展平台,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的成效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临安区横畈竹笋专业合作社流转荒芜雷竹林150亩,经8年改造,成为了标准化雷竹基地,示范带动标准化生产1200亩。

政策拉动

杭州市将“一亩山万元钱”分别列入市政府《杭州市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美化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及即将出台的《杭州市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市林水局先后制定《杭州市“一亩山万元钱”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及实施方案,各区县(市)也分别根据实际完善计划,优化区域布局、基地示范、人才培养等。

政策配套,如虎添翼。淳安县扶持林下种植业发展的补助标准每亩达到600-2000元;余杭区对总投资达到20万元以上规模的项目,按新增投资的35%予以补助;桐庐县每年安排100万元对30亩以上的每亩分别给予200-1000元补助;富阳区对“一亩山万元钱”创新模式按总投资额的70%予以补助。杭州市还将开展“一亩山万元钱”示范村、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

效益联动

“一亩山万元钱”增强了护林育林积极性,林下经济的发展转变了林农的致富观念。全市在推进“一亩山万元钱”行动中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注重做好林下产品产地认证和深精加工,打造品牌,培育龙头企业。淳安县林下套种中药材,推出“淳六味”道地药材,打造中国千岛湖中药材交易市场,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一亩山万元钱”不仅使林业经济释放出更大潜能,调整了产业结构,提升了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还带动了相关物流、信息、服务等产业发展。

在生态效益方面,发展林下经济形成了上层乔木林、中间灌木林、下层草本和动物,地下微生物的复合结构,提升了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结构稳定性。同时,林下经济作为“互利共生”的循环经济网络模式,以达到“零排放”的理想目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东启动2021候鸟护飞行动
下一篇:山东东明多举措保护黄河滩区古树资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