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云南永平打造“中国有机核桃第一县”

王劲松 杨黄浚    2021-11-04 19:28:11    中国绿色时报

在距离云南大理永平县城30公里的岩北村,林村相依,金果飘香。自发展核桃产业以来,村里核桃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核桃林成了村民们的“绿色银行”,“户户都栽核桃树、人人都花核桃钱”。

岩北村是永平核桃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永平县着力打造“中国有机核桃第一县”,构建以核桃产业为主导的“一县一业”经济发展新格局。力争到2021年底,全县林业产业综合产值达67.26亿元,其中核桃产值达50.13亿元,核桃有机基地认证面积超过100万亩。

示范引领促发展

2019年以来,永平县抢抓云南“一县一业”坚果(核桃)产业示范县创建机遇,按照加快提升“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创建要求,确定了岩北等10个行政村为“一村一品”专业村,在全县38个村建设核桃有机基地示范样板50亩,带动全县核桃基地抚育管理。目前,全县建设核桃有机基地示范样板7.76万亩,带动全县建成76.45万亩核桃有机基地。

永平县采取政府与龙头企业合作模式,构建“2+N”标准化核桃初果加工体系,将核桃“脱青皮、水洗、烘烤、分级”等生产环节标准化、机械化。目前已完成村级标准化初级加工生产线10条、年产1万吨核桃加工生产线2条,新增核桃干果加工能力4万吨以上,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40.87亿元。永平“果亮”牌有机核桃(果、仁)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荣获云南“十大名果”称号。

永平县曲硐核桃交易市场是滇西最大的核桃交易集散地,2009年3月成立了“云南永平曲硐核桃经营协会”,初期发展核桃经营户560户,到2016年发展到1700多户。2017年5月10日,永平县在原有协会基础上,新组建了永平县核桃商会,通过重组、优化为现有的234户,全县注册核桃专业合作社78家,形成了“商会+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2016年,曲硐村启动核桃商旅小镇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5.1亿元,建成滇西核桃交易中心,建成1.03万平方米的核桃交易中心大楼、3.65万平方米的核桃坊特色街区并提升改造了老街区交易市场。

融“核”聚力新业态

永平县以“绿色有机”作为核桃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按照做优“核”基地、做大“核”交易、做强“核”工业、做深“核”科技、做特“核”品牌、做活“核”金融的发展思路,研发核桃系列产品,延伸核桃产业链,拓展核桃新业态,实现了核桃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在县政府主导下,永平北斗林场与木元、果亮等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永平博信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投资、融资、建设、管理、运营“五位一体”的产业综合平台,与云南农垦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了云南大理深纹美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共同建设、运营云南核桃(坚果)交易中心。中心采取“县内+县外”企业合作共赢、“国企+国企”和“国企+民企”融合发展、“线上+线下”交易互为补充模式,实现“线上交易、线下交割”的现代化市场交易模式。

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永平县立足当地及周边州(市)、县丰富的核桃和其他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初步形成了以核桃交易加工、物流仓储、林产品精深加工区为主的工业(物流)园区。永平县博南物流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的年运输250万吨的铁路货运场站将于2021年年底投入使用,将为核桃等农产品运输开辟绿色通道。

永平县还以“互联网+模式”改造提升永平(曲硐)传统交易市场,搭建信息化、现代化的交易平台。永平电子商务中心先后在全县7个乡镇36个村建设了“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点”,并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展合作,打通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易渠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百色打造广西最大国家储备林核心基地
下一篇:浙江启动首批省级林业固碳增汇试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