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范家镇井庄枣农采摘温室冬枣 周爱英摄
眼下正值陕西大荔冬枣成熟的季节,大荔冬枣种植户进入最忙的采摘阶段。大荔冬枣栽植面积约42万亩,总产量50万吨,占全国冬枣市场份额的1/3以上,产值高达50亿元。
大荔县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光热丰富、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冬枣品质优良,素有“南荔枝,北冬枣,吃过一口忘不了”的美誉。曾几何时,大荔村民追赶热潮,一会儿种苹果,一会儿发展梨,但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产业致富能力较弱。近年来,大荔县致力于打造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冬枣产业,目前全县从事冬枣产业的果农有8.3万户,户均年增收6万元,涌现了小坡村等3个“亿元村”。
在冬枣产业发展之初,为了保证冬枣品质,大荔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红枣新品种试验基地,探索形成了日光温室、钢架棉被棚和普通冷棚等冬枣栽培模式。运用国家林草局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示范基地平台,构建科研院所、推广单位、农村土专家三级冬枣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全面系统制定冬枣发展规划,划定大荔冬枣适生优生区,合理调配冬枣设施类型和比例,避免了集中上市,统筹好产量与质量的关系,年产优质冬枣50万吨。
大荔县按照“政府扶持建园、合作社统一管理、农户分户经营”模式,打造运输、销售、服务等“一条龙”,建立冬枣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追溯系统,确保产地、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信息可追溯。为了加强冬枣品质管理,大荔县组建了冬枣质量安全联合执法大队,建立了县镇村组四级监管网络,加强冬枣质量安全联合巡查执法,严厉打击摘青、采青上市以及滥用膨大剂等损害大荔冬枣品牌声誉的行为,对使用违禁药品的冬枣园强制封园,并依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冬枣协会为果农提供产品销售、技术培训、营销培训等服务,规范冬枣产销秩序;组织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名牌农产品认定申报,先后制定了大荔冬枣《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公用品牌管理办法》,实行地理标志授权使用管理,实施严格的标识、品牌商标使用和保护制度。目前,全县合作企业300余家,建成销售中心8个,直营4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1000处,让大荔冬枣远销海内外。多年来,陕西打造的大荔冬枣品牌价值达48.68亿元,位居全国鲜食枣类第一。
大荔冬枣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县培育销售企业26家,开发脆冬枣、枣花蜜、冬枣果酒等特色小吃和饮品10多种。培育大棚薄膜生产、生物质制造等上下游企业74家,新增工业产值15.74亿元,发展农资、包装等销售主体300多家,带动消费3.6亿元。大荔县还推进“冬枣+旅游”模式,打造冬枣产业观光旅游带,建成枣文化博览园及“五纵五横”26公里环形观光路。推行“冬枣+电商服务业”模式,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带动400多家电商企业、1300多家网店、100多家供应链、3万多户微商发展,冬枣网上交易额达33亿元。
大荔冬枣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金蛋蛋”,是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发展冬枣产业的同时,大荔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契机,推进植树造林,加快构筑沿黄防护林生态廊道,全县建设高质量防护林带3.3公里、台塬生态治理5000亩、沙荒地造林1万亩,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道路,形成了绿富共赢、高质量发展的“大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