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江西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2021-07-29 15:32:56    中国绿色时报

天然氧吧宜健身 李华东摄

 

靖安北河风光 靖安林业局供图

 

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态势如何?有何矛盾与困境?应朝何方发展?7月25日,第三届江西省森林康养高峰论坛在宜春市靖安县举办,与会专家对江西省乃至全国的森林康养产业“问诊把脉”。

专家指出,森林康养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沁人心脾的森林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浓郁的生态文化为主要资源的依托,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性、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在我国,森林康养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态势总体良好。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会长刘拓表示,发展森林康养是实现“两山论”最有利的途径之一,是实现森林生态价值的最重要途径。目前,全国打造了一批森林康养基地,摸索了一批可复制可实行的康养模式,探索研究了一批森林康养理论成果和标准,培育了一批森林康养专业人才。这对推进健康中国、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当下森林康养已成为一种时尚的休闲养生方式,一种属于‘大健康’产业的新兴产业。”刘拓表示,森林康养是一条“不砍树也致富”的路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康养的需求不断攀升,但优质森林康养产品的供给无法及时跟上。”刘拓直言,目前,我国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服务的要求与管理能力的不足、人才缺失的现状存在矛盾。

浙江省温州市猴王谷森林康养基地董事长徐刚同样认为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存在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做好森林康养产业需要现代医学、运动学、生态学、心理学、养生学等多方面人才,应和有关高校开展合作,加强森林康养人才培养。

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刘红宁认为,森林康养产业的标准化服务是形成品牌的基础,只有在人员、产品、服务内容和质量方面都有标准,顾客才能消费得更放心,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才能更长远。

“森林康养产业应走大众化路线,既有高端的,也有接地气的,让更多民众走进森林,乐享森林福祉。”刘拓表示,中国森林康养产业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不能“一哄而上”,要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定位、找到产业支撑。

专家认为,江西作为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森林覆盖率达63.1%,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江西省应顺应健康中国新要求,契合绿色发展新趋势,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创新发展新模式,建立健全江西森林康养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产业供给结构,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打造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森林康养知名品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森林康养骨干人才,把江西打造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森林康养目的地和全国森林康养产业强省。

论坛由江西省林业局主办,江西省各市、县(区)林业局局长、文广新旅局局长,景区景点负责人,靖安县旅游企业、旅行社和媒体代表等参加论坛。国内森林旅游及森林康养产业相关单位代表参加了交流。(本报记者  杨玉兰 霍兴华 刘小虎 钟南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国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向好
下一篇:实现生态投入价值最大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