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青海在总书记心中占有特殊分量,2016年到2021年,两次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两次赴青海实地考察,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正如他所强调的那样,“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在总书记心中,青海从来不只是一个普通的省,而是守护人民生命的“中华水塔”,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国之大者”。
这是总书记继4月在广西提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之后,再次赋予“国之大者”新的内涵。为什么一个省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会成为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一个民族文明的兴衰与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状况息息相关。历史地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繁衍至今,得益于我国几大流域得到了比较好的保护、维持了良好的存续。而地处青海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中华文明的延续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
当下来看,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独特,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三江源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全国乃至亚洲的水生态安全命脉,一度流传着“三江源‘感冒’,全球‘打喷嚏’”的说法。每年从三江源输出近600亿立方米的优质源头活水,惠及下游20个省区市,为我国工业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水资源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护好三江源,绝不仅是青海一省一域之事,更是关系着全国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怎么强调其作用和意义都不为过。
生态保护优先,守护好“中华水塔”,不仅是总书记的嘱托,更是历史的使命。一方面,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切实保护好三江源这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另一方面,要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加快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雪山冰川、江源流域、湖泊湿地、草原草甸、沙地荒漠等生态治理修复,让绿水青山永远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唯有下大力气涵养“源头活水”,方能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守护好“中华水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