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余璐)“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在近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动员启动会上,记者了解到,生态环境部将组织52个专家团队深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54个城市一线,开展为期2年的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帮扶,以科技助力地方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将围绕推广应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成果;强化O3污染成因与治理研究;补齐各地O3污染防治技术、人才和能力短板;提出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综合解决方案等内容开展。
“目前,我国存在协同防控的科学基础薄弱、精准与科学治理难度大等短板,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对记者表示,“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是一种创新的科研组织实施机制,将有效解决当前大气环境科学研究与实践脱节、成果不落地、成果转化慢等问题,有力支撑地方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
“这项工作现已成为落实国家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要求和构建服务型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吴险峰说。
如何让“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吴险峰表示,下一步,需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和严格考核机制,要坚持服务管理决策,严格落实各方责任,确保现场研究时间投入,强化过程调度与监督,积极推进驻点跟踪研究工作,切实提升各地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