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绿色 > 正文

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刘少华    2021-05-18 19:38:55    人民日报海外版

长白山之夏。
卓永生摄

 

 

春耕时节,大地复苏。

吉林省梨树县,是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全国产粮大县。几十台马力强劲的大型播种机,沿着整齐的田垄匀速向前,耕耘着这片希望的田野。阳光之下,新翻出的黑土地油黑油黑的,甚是喜人。

“抓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黑土地,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东北最著名的自然特征。吉林省位于东北黑土地核心区,65%以上的耕地是黑土,80%以上的粮食产自黑土。

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如何保护?“梨树模式”是答案之一。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已在梨树县扎根搞科研10多年。他们想出的办法是为黑土地“盖上一层被子”,不仅抗旱保墒,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他们与当地技术人员一道,围绕玉米秸秆全覆盖,逐步建立起较为成熟的耕作技术体系——“梨树模式”,这一模式以“秸秆覆盖、条带休耕、机械化种植”为主要内容。如今,该模式在梨树县已经推广了200万亩,吉林全省已推广了1800万亩。

制度保障也跟上了。2018年7月1日起,《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施行,建立了耕地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建立了黑土地质量大数据平台,开展了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工作。

2021年3月2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省长为双组长的粮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黑土地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并提出明确目标:到2025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达到4000万亩,粮食产量迈上800亿斤新台阶。

一系列举措落实在黑土地上。3月29日,吉林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在长春签署框架协议,并共同启动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4月15日,吉林省黑土地质量保护监测中心揭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人工放流能救中华鲟吗?
下一篇:绿色发展 久久为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