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陈杭)新近印发的《“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关村示范区将率先建成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北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规划》谋定了2025年和2035年两步走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中关村示范区将率先建成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北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展望2035年,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和世界创新版图重要一极,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同时,《规划》设定到2025年的五方面具体目标:深层次改革创新取得重要突破,基本形成具备前瞻性和包容性的新经济制度环境;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显著提升,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高精尖产业占据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产业自主安全水平和产业链韧性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生态达到国际一流,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制度体系和治理模式;国际创新合作迈上新的台阶,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企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建设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规划》还系统部署了重点任务,“十四五”期间中关村示范区将重点落实7大任务,包括坚持自立自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先行先试改革,营造世界一流创新创业生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全球创新创业高地;强化数字经济引领,建设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提升园区引领带动作用;全球视野招才引智,集聚世界一流人才;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高水平开放的中关村。
《规划》提出,要实施中关村数字经济引领发展行动计划,加强数字经济底层技术攻关,加速数字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发展。加快构建中关村“241”高精尖产业体系,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两大主导产业引领发展,支持先进制造、现代交通、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四大重点产业高端发展,持续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打造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文化科技、消费科技、城市科技等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瞻布局未来生命健康产业、未来智能产业、未来材料产业、未来民用空天产业。
此外,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深度参与国际科技治理,塑造科技向善理念,努力打造双向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通过建立国际合作园区、打造全球链接平台、建立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枢纽,形成一批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支点。着力把中关村论坛打造成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加快建设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完善常态化办会机制,持续提升中关村论坛的国际化、权威性和影响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