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条件欠佳、产业基础薄弱、人才资源匮乏是限制县域发展步伐的普遍因素。纵观浙江26个加快发展县,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发展“相对速度”和“比较效益”偏低,是阻碍全省“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因素。
山区县如何奋起直追?今年以来,浙江多部门已相继出台扶持政策,科技助力则是个中关键。11月上旬,科技日报记者走访衢州龙游、丽水缙云等县市的企业后注意到,各地深入践行“两山”理念,通过加快创新资源下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举措,将科技创新作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加速器,谋求绿色、生态、民富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秉持生态富民理念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地处钱塘江上游的衢州龙游,是浙江省重点产竹县,拥有竹林40.74万亩,从事竹产业的人员曾占到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2014年,当地有534家竹加工企业,但大多为家庭作坊式,需要自行上锅炉进行烘干炭化,会产生废水、废气等环境污染,且工艺设备落后,附加值偏低。经过三次专项整治后,目前锐减至67家,从业人员不足万人。
“今年1月,我们与龙游县签约,要建设全竹绿色循环产业园,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创新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处理生态与产业之间的冲突。”水发集团常务副总董子硕介绍,产业园将利用竹加工剩余物炭气联产技术、屋顶光伏发电等,为园区企业集中供热、供电、处理废水,降低企业能耗与环保成本。
据测算,该产业园一期计划于2023年6月份建成运营,每年将利用毛竹50万吨,实现年产值近20亿元,带动竹区农民数万人就业,每年新增收入2.5亿元。同时,每年可节省标煤5.9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8万吨。
立足绿水青山,提升发展水平,是浙江山区26县普遍遵循的原则。丽水遂昌县正加快推进平台优产增效“二次创业”,推进园区产城融合提质扩能,建设不小于3平方公里的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加快打造“一区三片”生态工业发展格局。
不久前,《科技赋能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提出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惠民,每年支持26县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引导26县立足自身比较优势,聚焦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绿色智慧高效农业、绿色能源等领域,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打造1—2个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引导创新资源下沉 产业基础提质升级
创新载体是破解山区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增强内生动力的“造血干细胞”。
在丽水缙云县,机械装备是地方主导行业之一。自2019年10月启用以来,当地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拥有精密测量、材化、电磁兼容等实验室7个,引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大学等10家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服务业态涵盖检测试验、共性研发、项目申报等14个大类。
当地企业可享受“家门口”的实验、检测服务,不必专程奔赴杭州、上海等地进行产品检测。比如,为企业提供材料内部微观组织观察研究、失效分析等服务的扫描电镜实验室,启用近一年,已为企业服务180余批次。
“入驻综合体的高校院所,为本地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缙云县科技局局长项振平介绍,得益于综合体资源集聚,2020年,共有13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项目19个。其中,申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立项1项,省重点科技研发项目立项2项。
无独有偶,在台州天台县,由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运营的大车配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立足大车配产业内中小微企业的共性需求,建成政企共建的产业服务平台。
2020年,该综合体内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心,累计提供资金贷款超27亿元、还贷周转资金41.93亿元,为行业内96家中小企业解决实际难题。
针对山区县引才难、留才难的问题,银轮机械牵头打造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引进台州市500精英计划人才、专兼职工程师等数十位人才,以“平台储备、企业共用”等形式,不断储备高端人才资源。
“十三五”以来,浙江省科技厅进一步加快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布局,加速优质科技创新资源下沉,累计支持浙江山区26县创建省级创新载体89家,其中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2家。(洪恒飞 江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