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航天科工智能卫星生产线、火箭产业园已投入使用

2021-11-26 11:43:01    新华网

新华社武汉11月25日电(记者谭元斌、胡喆)2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开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石泉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武汉的智能卫星生产线、火箭产业园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据介绍,航天科工集团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火箭产业园已具备年产20发固体火箭的能力,其同样位于该基地的卫星产业园则建成了我国首条具有“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特征的小卫星生产线,具备年产百颗1吨级以下通用卫星的能力。

航天科工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面向未来规模化、高效化进出空间、利用空间的需求,航天科工集团将坚持以固体发动机为主动力,加快推动中大型固体运载火箭研制应用,形成直径系列化、能力梯度化的固体运载型谱。“十四五”期间,有望逐步达成每年执行10次左右商业航天发射任务的目标。

“十四五”期间,航天科工集团还将采用多元化投资建设运营新模式,推进天基物联网(行云工程)系统第二阶段建设,推进航天星云即时遥感共享星座建设,推进全球掩星气象探测星座建设。2022年航天科工集团将力争实现12颗以上卫星研制并发射入轨,面向应急监测、气象预报等多领域提供卫星数据定制化服务。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进入密集发射期
下一篇: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创新高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