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徐卫林成为湖北省第一个省属高校自主培养院士

黄光明 郑婷    2021-11-18 15:58:12   

18日上午,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共新增产生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湖北省4人当选,其中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成为湖北省第一个省属高校自主培养院士。

 

 

据介绍,徐卫林长期从事先进纺纱技术与纺织品领域的研究,围绕超高支纱、柔洁纱、特种纱、纱线差别化、纱线与制品检测等方面开展了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取得了突出成果。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国家高新技术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SCI论文150余篇,授权中国及美国发明专利70余项。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颁中国青年科技奖、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中国大陆首位美国纤维协会杰出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纺织学术大奖、首届桑麻学者等奖项。

多年以来,徐卫林坚持续攻关,发展完善了环锭纺纺纱原理,研发了嵌入式复合纺纱和重集聚纺纱技术,促进了纺纱产业的发展。为突破环锭纺在纱线细度、难纺纤维纺纱、纱线结构等方面的局限,他深入研究微小成纱三角区中纤维的运动与转移机理,通过引入长丝抱合力、热力塑化纤维大分子等多种手段,优化了加捻三角区的物理模型,促进成纱三角区的力学稳定性及纤维运动转移的可控性,建立了突破纱线细度和纱线毛羽等多个瓶颈问题的纺纱新技术。在毛纺领域,研发了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实现了超越国际水平的300公支以上超高支纱线的生产,并创新了与之相配套的关键装置及前后道关键技术,开发出国际上最轻薄的高档面料,该技术还被推广到高刚性芳纶等难纺纤维的高品质纱线生产中;在棉纺领域,研发了重集聚纺纱技术,完善了纱线质量智能化控制体系,生产出柔洁棉纱线,有效降低单位用工,夯实了中国高端棉纱线的国际地位,相关技术成果在多家大型纺织企业应用;在特种纱线领域,研制出高性能纤维纱线及其制品,利用该技术研制的“火星着陆巡视器耐高温弹性密封装置”解决了发动机喷火口处1500°C的高隔热、回弹和密封难题,为天问一号着陆过程“魔鬼9分钟”中的姿态调整提供保障,服务国家重大工程需求。

在实践应用方面,徐卫林注重创新,他创制了天然纤维粉体,创新了纱线表面调控技术,开发出复合纱线及纺织品,促进了差别化纱线的发展。据了解,为解决天然纤维因长度形态不足而难以进行纺纱应用的国际难题,他创新了将不同蛋白纤维进行粉体化解构的原理,并发明了将其重构成纤维及制备成高性能纱线的技术,实现了废弃纤维及其纱线的形态与功能再构。利用该成果开发的色谱及牢度好的彩色蚕丝微纳米粒子,与高性能颜料复合组装了月面展示国旗的彩色图案,解决了绝对真空及交变高低温循环中颜色升华串色、强紫外下褪色等难题,实现了中国在太空恶劣环境中使用的第一面纺织品国旗——嫦娥五号月面国旗的成功展示,该技术还转化运用到冬奥会服装生产中。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一直以来,徐卫林积极在人才培养和学术建设方面做好表率。他先后培养博士及硕士70余人和大批优秀本科生,将湖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的100万元奖金捐作学生奖学金。作为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他曾荣获国家教学研究二等奖1项,先后获评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和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湖北五四青年奖章、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城市精神代言人等殊荣。担任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后,他依然坚持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创新开设“校长答疑课”、直面学生办实事。作为学术带头人,他积极组建获批了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长期与国内外企业和研发机构广泛合作,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应用,为企业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搭建平台,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曾担任第89届世界纺织大会联合主席、TBIS等国际性会议大会主席。

此次成功当选国家工程院院士,徐卫林表示,他将以此为激励和新的起点,继续钻研和拓新“现代纺织、超纺织、大纺织和未来纺织”,努力为立德树人和科学报国多做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16万个热融湖塘!青藏高原的这些“创口”在释放温室气体
下一篇:中国科学家“超灵敏量子技术”为搜寻暗物质提供先进手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