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体临床试验?

2021-11-03 15:51:46    科技日报

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在新药研发领域广受关注,“虚拟临床试验”等概念也层出不穷。11月2日,世界顶尖科学家新药研发论坛上,全球顶尖科学家共话制药新篇。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亚利耶·瓦谢尔聚焦于计算机技术在新冠疫情以及制药行业的关键作用:“如今我们所拥有的巨大算力,能够解决很多以往无法解决的问题。”

以新冠病毒为例,瓦谢尔及其研究团队在去年六月份就通过计算研究方法预测病毒突变的可能性,并在真正出现突变之前就展开了相关研究。而对于药物研发而言,计算机同样可以用于药物的结合亲和力计算。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秘书长、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高级科学家杨展涛提到了人工智能应用于新药研发。不管是生物研究,还是药学发现等等,不仅仅是涉及数字,而是涉及真正的疗效、功能、效果,以及药物对患者是否有害。

“人工智能现在非常的热,特别是在近三年是一个大火的领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看来,人工智能只是一个新技术,我们还是要非常的谨慎地去使用。

“人工智能只不过是一种先进的技术,能够去缩短药物开发的时间,或者能够帮助临床实验收集临床数据建立模型,然后去预测药物到底是不是能够成功,可能在5年之内我们能够做到。”与此同时,蒋华良也表示,在实际的临床实验中其实还是一个问题,因为临床实验是要在人体当中进行的,而不是人工智能能完成。

“临床试验要在人体中进行,而不是人工智能。”蒋华良院士与诺华全球药品开发部(中国)负责人王兴利同时强调了人之于临床试验中的主体性地位。尽管数年前就在IBM实验室见到过机器学习在临床研究的前沿应用,王兴利依然表示,人工智能是没有办法代替真正的人体临床试验的。

一个药物不会适用于所有的患者,那么如何能够让患者获益?几百万个化合物中可能一万个能够成为最后的药物,但是它的受体可能只是适用于很小的一个人口范围。

“在临床试验的过程当中,由于样本量比较小,药物在其他大量的患者身上到底怎么样的,我们需要通过人工智能去测算。我们如何能够去修改我们在临床试验当中的招募受体规则?人工智能可以在这一点帮助我们,这样能够提升药物的特异性,能够缩短药物的开发周期。”王兴利说。(记者 王 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宽温稳定性优异 新介质材料可用于6G通信器件
下一篇:智能升级 行邮税实现“税单无纸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