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智能+网联将催生汽车安全新理念

2021-10-22 10:57:38    科技日报

车联网的网络安全迥异于传统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以及工业控制系统或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它带来了一个新型的安全业态,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安全防护和建设理念。

——刘冬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车联网安全部副主任

当前,汽车产业转型正在加速,自动驾驶也在逐渐从单车智能向智能网联迈进,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整个产业发展或产业升级的方向。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让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安全问题再度受到高度关注。

车联网数据安全管理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车联网是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与汽车、电子、道路交通运输等领域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智能网联汽车是搭载先进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车、路、人、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的新一代汽车。

数据显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2019年市场渗透率约为35.3%,随着自动驾驶及网联技术的升级,2025年市场渗透率将达到75.9%,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智能网联车市场。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车联网安全部副主任刘冬表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整体发展,安全问题首当其冲,这涉及国家整体安全,必须全面统筹车联网的安全和发展。”

刘冬认为:“车联网的网络安全迥异于传统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以及工业控制系统或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它带来了一个新型的安全业态,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安全防护和建设理念。”

车联网的网络安全问题源于其多个特性,包括与人身安全的强相关性、多网融合风险带来的蔓延特性。刘冬说:“未来车辆一旦被恶意控制,将会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大危害。根据预测,黑客只要入侵20%以上车辆即可造成一个城市的交通瘫痪。”

“车联网涉及的数据类型多,且分级困难,包括车内数据、行车轨迹、路侧地理信息,以及云端处理的一系列相关数据。车联网数据安全管理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刘冬说。

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电动汽车交通安全事故,引发舆情事件和社会广泛关注。但自动驾驶发生安全风险,责任归属于汽车端还是个人端,目前尚属于模糊地带。此外,车辆使用过程中的空中下载技术(OTA)升级带来的行驶安全、信息安全等也给事故溯源带来可欺骗性或不确定性。

外部冲击下的芯片产业链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智能网联车所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大算力芯片、传感器技术、高精度定位和计算平台等。自去年下半年,全球汽车芯片短缺问题已初现端倪。今年以来,全球多家汽车制造商因“缺芯”被迫停产或减产。如何破解缺芯难题、保障汽车芯片供应链安全?在这场变革人类传统出行方式的产业性革命中,如何以中国技术、中国方案快速成长“破圈”?这是摆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又一道难题。

“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高性能智能芯片的角斗场。”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总裁陈黎明说。

他表示,智能汽车的创新发展,主要是靠软件的快速迭代来支撑。在功能实现的过程中,需要高性能的芯片来支撑高性能的发展,而且,高智能的芯片在中国的发展非常快。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则指出,外部冲击下的芯片产业链安全问题依然突出。苗圩表示,安全车控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基本被国外原始设备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掌握,设计、开发、验证等工具也主要来自欧美,车载操作系统底层技术方面国外企业同样占据相对优势。此外,自动驾驶安全问题的凸显,对企业的研发、测试验证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应用,以智能网联技术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性、适用性和舒适性,能为用户提供安全、绿色、高效、便捷的智慧交通出行体验。业界认为,智能和新能源结合将催生汽车产业新生态,重构全球产业链。(记者 王祝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世界VR产业博览会开馆  江西财大VR展馆引关注
下一篇:科技双创拓宽高质量就业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