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城市地铁什么模样?轨道交通领域有哪些技术正在被攻克?在这一领域,产学研如何协同,形成创新链?……日前,以“突破产学研,联接创新链”为主题的2021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城市轨道交通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来自政企学研的代表就轨道交通领域的议题展开讨论。
据了解,作为首届“城市轨道交通青年科学家-企业家国际论坛”,本论坛目光聚焦在最富活力的青年群体当中,将青年科学家和企业家聚集在一起,一同探索如何打通产学研合作的关键节点,搭建基础理论与实业的桥梁,形成轨道交通领域青年“科学家-企业家”良性互动,有效提高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从“傻大黑粗”到“高精尖新”
1969年10月1日,由中国人自主设计、自主施工的中国第一条地下铁道——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401线建成通车,实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史零的突破。
50年后,在2019年9月,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正式运营。据了解,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系统(FAO)的全功能运营,成为国内首条设计时速达到160km/h,并以GoA4等级运营的全自动轨道交通线路。
实现GoA4自动化等级运营的大兴机场线列车可以准时从休眠中自动唤醒,完成自检后自动出库,按照时刻表自动投入正线运营,完成站间行驶、到站精准停车、自动开闭车门、自动发车离站等一系列运营工作,列车全过程均无需人工操作,完全实现全自动。
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9月30日,中国内地累计有49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8553.40公里(含地铁6737.73公里),居世界前列。
“这得益于近年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为其补充新生和科技力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表示,如今轨道交通行业已经从过去的“傻大黑粗”向“高精尖新”转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从供给视角转向用户思维
地铁不仅仅是一个都市交通的重要部分,也为市民造就了一个生活空间和未来发展的空间。
“用户体验是成果转化的灯塔。”郜春海透露,北京地铁11号线将率先尝试应用自主虚拟编组等技术,在全国首次开跑“智慧列车”。
早高峰搭乘地铁的市民会发现,即便是在最繁忙的时间点,地铁列车的发车间隔最小在90秒左右。地铁运行网络上,两列车的间距也保持在200米到400米。但交控科技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运行控制国家工程实验室中所展示的“未来列车”,发车间隔可以进一步缩减,两车间距可降至40米。
自主虚拟编组技术与如今的地铁列车编组完全不同。乘客多的时候可以添加车厢,但前后并不相连,而是采用通信方式将两组列车虚拟连接、追跑起来。高峰的时候就可以编队运行,提升运力;平峰的时候还能解编,降低运营成本。
“安全更高、效率更快、成本更低,这是轨道交通发展的方向。”郜春海表示,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大系统的其中一环,应与其他系统保持连贯性,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
在本届论坛上,首个聚焦轨道交通青年科学家及企业家创新与发展的轨道交通“郜春海奖”重磅颁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余贵珍、北京埃福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强分别荣获青年科学家、青年企业家奖项。
“设立这个奖项的初衷,在于鼓励行业内创新创业人才,带动行业突破进步。”郜春海表示,希望这笔资金能够帮助行业内的青年学者在基础研究上能够有所突破,从而带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谈及未来规划,郜春海表示,围绕企业的痛点,将举办青年企业家论坛;聚焦管理问题,计划举办中西方管理青年论坛;计划逐步设立产学研创新链条各环节奖项,为青年人搭建舞台、描绘美好未来,将创新传承下去。
产学研合作是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再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关键环节。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离不开产学研的一体化融合。
郜春海认为,产学研合作关键在于企业家、科学家的合作交流。企业家从需求中找准问题,科学家解决关键技术,合作研发,合作转化,真正实现从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的有机贯通。(栗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