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不会用智能手机,老人咋出行

本刊记者 钱敏    2021-09-03 11:09:32    《人民周刊》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也就是说,平均每五六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对比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一路攀升。特别是2020年比起2010年上升5.44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老龄化日益严重,可偏偏赶上数字化飞速发展,连年轻人都有点赶不上趟,老年人是否面临更多的不适应?尤其在出行方面,他们还好吗?

 

老年人打车有多难

对老年人来说,伴随身体机能的老化,种种不便接踵而至。

杨奶奶,80多岁,某全国知名画院副院长的遗孀。由于重度骨质疏松,杨奶奶的脊柱和腰椎严重变形,行动不便的她常年卧床。

一次受伤,不得不去医院,杨奶奶将电话打给了并不熟悉的小王。看病、换药,小王一次次陪她乘坐出租车往返医院。杨奶奶说,多亏了小王,要不然自己打车都成问题。

69岁的林大娘是家庭主妇,平时有老伴儿开车,从没觉得出行是个难题,直到前阵子老伴儿生病住院。那段时间,林大娘出门基本都得坐公交,出行成了她的大麻烦。她尝试过招手拦出租车,发现根本拦不到。用叫车软件更不可能,她的手机连智能手机都不是。

几年前,孩子给她买过智能手机,但简单的滑动屏幕她都学得很吃力,更别说打字了。用着不习惯,很快她又换回了字体大声音大的老年机。

无独有偶,67岁的刘大爷也遭遇过路边招手打不到车的窘境。“明明是空车,可就是不停。”刘大爷没有智能手机,家里也没有年轻人,跟不上时代潮流的他不懂什么是APP,更不懂什么是打车软件。他认为空车不停一定是因为自己年纪大动作慢,会影响他们挣钱。

此后,如有事确需用车,他总会提前打电话给亲戚朋友,约好时间接送。而平时他基本上都待在家里,连小区门都不出。尽管满足免费坐公交的条件,但刘大爷很少坐公交,他说,人老了,少出门就是少给社会添麻烦。

“直接招手拦车很难,十有八九司机根本不停。”尽管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63岁的范大叔同样遭遇过打车难。不过在他看来,司机不停未必是因为嫌他年长,而是可能已经从网络平台接单,正赶往迎接乘客的路上。索性,他学年轻人安装了打车软件,需要打车时就和年轻人一样,网上下单。但他也坦言,像他这样的情况在老年人中属于少数。

遇见范大叔的时候,是在9路公交车上。当时,在他不远处的座位上,是一位看起来80多岁的老奶奶。她手里紧紧攥着买菜小推车的把手,气喘吁吁,花了好长时间才缓过劲来。她告诉记者,很多时候打车不方便,根本打不到车。

 

记者体验电话叫车难

去年重阳节,交通部门出台新规,允许70岁以上老年人开车上路。但范大叔发现,身边70岁以上老年人拥有汽车和亲自驾车的情况非常少,远不是主流。“不赶时间的情况下,老年人更多会选择公交出行。倒不是为了省钱,真的是没办法。”范大叔说。

针对老年人出行难,难道就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了吗?采访中,有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老年人想打车还有一种途径,电话叫车。

记者拨打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客服提供了一个登记于2018年的打车号码,96106。

“欢迎拨打北京出租汽车调度中心……”号码于三声后接通,客服称10分钟内会有司机师傅联系,提醒留意短信通知,并特别告知需要额外支付5元接车费。

第8分钟时,记者收到“飞嘀打车”短信:“您的用车暂无人接单,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这是一个工作日下午4点半左右,等待接车的10分钟内,记者发现道路双方向共有10辆出租车空车驶过。

此前,也有其他媒体记者尝试过拨打该号码叫车,结果同样是10分钟内无人接单。

提供打车电话,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看来,老年人如果想依赖此途径叫车,还并不现实。

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话叫车本身不可取。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用智能手机上网有障碍,但打电话却不成问题。如果线下调度平台工作能跟上,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缓解打车难。看来,要想真正解决老年人的打车难问题,还得下足“绣花”功夫。

实际上,国内一些城市已经推出95128叫车热线,并成立爱心车队,方便老年人出行。杭州的吴阿姨就是受益者之一。7月28日,乘坐杭州95128爱心车队管师傅的车,60多岁的吴阿姨圆了自己多年的一个梦。她和双腿不便的老伴儿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而上一次还是在25年前。

今年上半年,交通运输部印发《2021年便利老年人打车出行工作方案》,要求今年11月底前,实现95128约车服务电话号码覆盖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多方探索“解决之道”

对于能简单操作智能手机的部分老年群体,交通运输部年初推出的一项举措备受关注。

1月22日以来,交通运输部指导滴滴出行、首汽约车、曹操出行、T3出行、美团打车、万顺叫车、高德地图、嘀嗒出行、申程出行等主要平台公司陆续开通“一键叫车”功能,帮助老年人跨越出行难的“数字鸿沟”。

到4月底,各主要平台公司“一键叫车”功能累计完成老年人乘客订单超过300万。

据调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网民只有6000万左右,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成为很多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障碍。去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智能手机更是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机的老年群体,有公益平台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贝壳公益做过一次走访,询问了约200名老人,其中90%的老人希望自己可以学会使用智能手机。“我想学,但是没人教我”“手机上那些东西又不敢乱点”“手机是个好东西,我们老年人也需要一个学习的渠道”……

为此,贝壳推出“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项目。截至今年6月底,该项目已经走进42个城市1180个社区,开展手机课程超过5000节,服务老年人超过17万人次。

今年2月,北京市出台《北京市老龄办关于在全市开展“智慧助老”行动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上个月,东城区54家养老服务驿站开展了“我教老人用手机”培训活动。

令人欣慰的是,记者搜索相关信息发现,今年以来,类似活动在全国各地频繁开展。更多老人在使用智能手机上迈出关键一步。

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人民周刊》2021年第15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专利,让城市“更智慧”
下一篇:互联网平台切莫忽视用户导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