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搭建宏观模型 服务经济民生

——记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关肇直首席研究员杨翠红

李丹    2021-08-26 17:20:57   

20余载匆匆而过,杨翠红研究员及其团队始终奋斗在经济预测、宏观经济分析领域,“运用大数据搭建的经济模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经济的真相。”一直以来,杨翠红及其团队以服务经济民生为己任,兢兢业业不断探索,在投入产出理论方法及在国民经济若干重大问题的经济分析和预测中取得一批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对全球价值链和贸易增加值核算的研究

提到杨翠红,熟悉她的人都对其赞叹不已,“有智慧,有毅力,有担当,有责任感。”一句话,简简单单的四个“有”,将科研中的杨翠红,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杨翠红及其团队时刻关注着中国的贸易情况,她发现,多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但其贸易逆差是按双方的出口总额之差计算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间品贸易发展迅速,以进出口总额为标准的传统贸易统计已造成严重的重复计算。”

但国内的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且出口中加工贸易比重较高,而加工贸易生产所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多数来自国外,我国从加工出口中获得的增加值通常不足其总额的20%。出口总值计的中国出口规模不仅包括了国内增加值和国内生产的原材料等价值,而且包含大量进口品价值。

因此,贸易总值统计口径下远远夸大了中国的真实贸易水平及美中和欧中贸易逆差。不论从中国外贸实际情况,还是从目前对国际贸易统计方法改进的程度来看,对我国贸易增加值核算的深入研究均极为重要。且与其它国家不同,测算我国贸易增加值应当特别区分加工贸易与非加工贸易,以更准确地测算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利益。

通过研究,杨翠红提出了中国外贸的进口依存度测算的新模型;和陈锡康、刘遵义等合作,提出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DPN Model)来测算中国的出口增加值和就业的研究方法;建立从基准年度更新到目标年度的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一套模型与方法体系;为体现加工贸易在全球投入产出模型中的异质性,构建反映中国加工贸易的世界投入产出模型,得到OECD采用。

该系列研究成果不仅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其政策研究报告还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中美贸易谈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012年起杨翠红作为负责人承担商务部委托重大部际合作项目“全球价值链与国际贸易利益关系研究”。目前为止已就此主题提交25篇政策研究报告,在今年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专题研究中,提交的10余篇报告均被商务部等部门采用,为国家和相关部门从多个角度研判我国和全球贸易形势、制定政策提供持续的决策支持。

 

 

对区域粮食产量预测模型研究

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各区域粮食产量预测工作极其重要,杨翠红毫不犹豫的挑起研究的重担,“主产区域粮食生产形势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国粮食生产的走势。”作为负责人,杨翠红领导区域粮食产量预测团队在原有预测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创新,建立起以常系数预测模型和变系数预测模型为基础的河南省粮食产量组合预测模型,同时对东北四省区和黄淮海五省区两大主产区域,分别建立基于多因素分析的双层组合预测模型。即,建立主产区域粮食产量整体组合预测模型;建立主产区域单省/区粮食产量组合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加总预测;最后再在上述两种预测的基础上,对粮食产量进行组合预测。

2012-2019年每年5月初,杨翠红及其团队提交并将河南省、山东省、黄淮海五省、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预测报告上报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农业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以及河南、山东相关部门,该报告对主产省区粮食产量提前半年进行了精度很高的预测。例如,近五年来(2015-2019),和实际产量相比,河南省、山东省、黄淮海五省、东北四省(区)粮食总产的年度平均预测误差分别为1.25%、1.13%、0.61%和3.78%。

他们的研究工作得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家粮食局等机构肯定和高度重视,荣获201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二等奖。

在科研道路上,杨翠红及其团队先后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2013)、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2012)和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面对荣誉,杨翠红很淡然,“科研工作没有终点。”或许,正是这样的坚持不懈,精耕细作,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未来,杨翠红及其团队将继续不忘初心,坚守使命,用更多的科研成果,为中国的经济民生添砖加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科技部公开征集颠覆性技术研发方向建议
下一篇:拓展工业互联网应用广度 激发数字化转型新活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