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光—储—充”能源综合利用 让新能源汽车尽情奔跑

2021-08-25 11:55:32    科技日报

8月24日,广西柳州市立邦专卖店送货员王成来到南方电网柳州河西综合能源服务站,为他的新能源小货车充满电。

“以前我开燃油汽车送货,每年燃油花费3万多元,现在开新能源汽车,每年充电费还不到3000元。”王成说。

对他来说,充电站的柔性快速充电桩只用半小时就能给货车充满电,充电比加油方便也便宜,这让他的生活更有盼头。

初秋的广西生态工业城市柳州,一辆辆色彩绚丽、外形小巧、可爱Q萌的新能源小汽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与一个个充电桩、充电站和绿树红花掩映成趣。

能源综合利用助力打造“十分钟充电圈”

位于柳州市河西路的河西综合能源服务站里,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光伏板将清洁的光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到站内一个大“电池”里,为服务站充电设备提供电量。

南方电网广西柳州供电局副总经理沈涛介绍,综合能源服务站集光伏发电、充电、储能为一体,站内安装有80千瓦光伏发电系统和1100千瓦时储能系统各一套,其中光伏系统年发电量可达7.1万千瓦时,储能系统不仅能平滑光伏发电曲线,还可每年削峰填谷电量29.2万千瓦时,实现“光—储—充”能源综合利用。

“站内的充电设施采用先进的柔性直流充电技术,配置了智能柔性充电堆,具备充电功率柔性分配单元,可以根据不同的车辆需求,自动分配所需的充电功率,实现功率柔性分配,大幅提升充电功率及设备利用率,解决传统一体式直流充电机占地、噪音、散热等难题。”沈涛说。

此外,河西综合能源服务站还安装一套雨水收集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年节约用水量5000立方米。

沈涛表示,由于技术先进、运营效益优、资源综合利用高等特点,河西综合能源服务站成为领域的一大标杆。

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涂毅介绍,近年来,柳州市出台《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全面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规划建设充电桩、充电站等配套设施。

到2020年底,柳州市已建成运营公共充电桩站点609个、配置充电枪7356个,帮助个人用户建设18177个专用充电插座,充电设施数量和密度已超过加油站,形成了一个既便捷又庞大的充电网络——“十分钟充电圈”。

由于使用成本低、好停车、充电方便等种种实惠和便利,越来越多的柳州市民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作为出行工具。涂毅介绍,截至今年7月底,柳州新能源汽车保有量98969辆,占全市汽车保有量的10.5%。

新能源汽车让柳州半年减排二氧化碳4.69万吨

8月1日,柳州鹿山综合能源服务站里面的换电站建成投入使用,这也是柳州首座换电站,给新能源车主多了一个选择——换电。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电动汽车驶入待充电区,引导系统即可指挥车辆自动进入换电区,机器人随即取下电动汽车电池模块并更换一个满电电池模块,整个过程只要3分钟,全程无须人员操作,效率非常高,与加油时间相当。

“对大容量电动汽车来说,换电模式更能有效解决充电车位相对稀缺、充电等待时间相对较长等痛点,成为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的新方案。”南方电网广西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力说。

“如今,我们已在柳州建成充电站点169个、充电桩1904台,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十分钟充电圈’布点建设,确保每个城区、县域都有综合能源服务站或大型集中式充电站。”南方电网广西柳州供电局总经理助理、市场部经理吕翔说。

吕翔介绍,2021年上半年,柳州全市新能源汽车充电量4700万千瓦时,折合标煤577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9万吨。

自从使用新能源汽车之后,国企职员欧阳女士从容了许多,“上班到单位附近的公共停车场就能充电,每次充满电也就几十块钱,非常便宜”。

而她最自豪的是家乡柳州的环境一年比一年好,“新能源汽车不排放尾气,我们开新能源汽车,也是为家乡的青山绿水做贡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仅在柳州,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2021年计划在广西投入超4.4亿元加快发展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业务,建成充电桩不少于6000个,实现广西地市综合能源充电站和县份充电网络全覆盖。今年以来,已投运1391个充电桩,在建2410个充电桩。(刘 昊 毛雨贤 邹振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生态环境科技2.0引领节能减碳、绿色发展
下一篇:2021世界5G大会8月31日重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