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朝凌高铁开通运营 智能手段保供电动力系统安全

2021-08-13 17:01:45    科技日报

为动车组飞奔提供持续、安全、稳定的动力,是决定高铁跑得快、行得稳的关键因素之一。8月3日,东北地区进出关的又一快速铁路客运通道——朝凌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朝凌高铁畅通运行,供电动力系统安全稳定是关键。

“速度加快,列车上部的取电受电弓、与机车上部的接触网需要可靠接触,才能正常取得电力,时速越快,冲击力越大,就像坐在卡车上小小的昆虫打在脸上也会疼痛的道理一样。”中国中铁电气化局沈阳电化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对高铁的接触网平直、平顺度要求很高。

为确保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朝凌高铁供电动力系统的绝对安全平稳,该公司从施工开始就坚持运用多种智能技术手段,实施一体化施工,坚决把朝凌高铁供电动力系统打造成为精品工程。中铁电气化局沈阳公司项目负责人宋兆启介绍,施工建设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信息化管理平台、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智能装配、智能工装、智能检测试验等智能建造手段,确保朝凌铁路安全稳定运行。

一项项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为朝凌高铁开通运营后实现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据介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铁接触网手推式检测车、综合检测试验车,采用了先进的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和智能识别技术,对铁路接触网零部件定位标识、线路周边环境等进行非接触式智能检测,并根据参数形成波形图,极大地方便了接触网调整施工。

此外,BIM技术在科学统筹安排工序衔接、施工组织,实现一体化施工,以及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厂化预配中心则配备了全路最先进的吊弦和腕臂全自动装配生产线、背负式电连接压接设备等26类专业工具,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艺质量。云端视频调度指挥系统,可以对重点区域实时监控和远程指挥,实现了施工资源的动态管理。轨行车辆监控系统和质量督导跟踪管理系统实时监控作业现场,采集机械设备信息,实现了问题的发现、反馈、整改、确认的闭环管理。(记者郝晓明 通讯员冯子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多家手机大厂入股半导体产业链
下一篇:在信息时代脱颖而出 优质科普需借力新传播手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